关于我
-
来自南部的一个小城市,个性不张扬,讨厌随波逐流。
那年今日
💬 随便聊聊 课题分离的本质不是对他人冷漠,而是专注自己,对自己的行为绝对负责
🛒 购物记录 去年公司发了一床被褥,一直没有用。最近想拿出来用,但发现没有合适的四件套。四件套买过很多次,有不少坑,这里分享一下。首先商品的设计图是一点也不能信的,那些卖家图看的光鲜亮丽,完全不...
📝 每日记录 时隔两个月又理发了。上一次理发还是十月的前一周。当时要参加朋友婚礼,特意选择了贵的一档位。💇 理发轶事 搬家后,我去的理发店最低的档位是78元,在往上是100多,200多。平时我...
我这里简化了,memcpy的逻辑是另一个函数的事情,函数参数就是char*,所以外部必须传入一个分配好空间的字符指针进去这个是sdk的代码,个人觉得c++项目而且没有那么高的性能要求下,尽量可以...
💬 随便聊聊 最近很火的 AI 认为 9.11 > 9.8 我的第一反应居然和AI一样... 可能是版本号看多了吧
👀 产品观察 公司工作的电脑终于换成了M3 Pro 笔记本(前一个电脑的购入时间符合标准了,是2019年的intel芯片)。14寸和16寸我选择了14寸,发现致命的问题是菜单栏右侧的图标显示的...
📝 每日记录 换了租房后,房间开关在门口,每次睡觉前都很麻烦,所以想换成智能开关了。才发现初中物理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火线、零线甚至都不记得了,通过AI才帮我找回了一点知识,当看到欧姆定律的时候,死去的记忆才想起电压差、电阻、电流的关系。
好不容易打开面板,想看一下有没有零线。我的开关面板是单控双联的,后面接了两根红线两根黄线,眼前一黑,根本不知道有没有零线。于是看网上单控双联视频,基本确认了没有零线。两根黄线就是控制线,另外两根红线就是com端口,一根火线分别接到了两个com端口。 火线 ----->com端口----开关---->控制线---->灯---->零线,这样只要控制开关开闭就能控制有没有电流经过了。有的双联开关(智能)没有两个com端口的,只有一个L口,火线直接接到L口就可以了。
我的开关面板上,并不是网上视频那样,火线直接接在一个com上,然后用另一个线接到另一个com端口上,而是两根红色的线分别接到两个com上,尾部使用螺旋接线帽和火线三根线接到一起
而且我的开关面板上还有两个指示灯,问了ai说是,指示灯和开关并联了,这样在关灯的时候,电路就是 火线 ----->com端口---指示灯--->控制线---->灯---->零线,而指示灯的电阻很大,电流小,所以灯不亮,指示灯亮。
但是非常诡异的是,关闭总闸之后,指示灯仍然是亮着的,而且开着灯的时候,指示灯仍然是亮着的,是那种绿色的微光,感觉很像是小时候塑料玉佩发出的光,可能不是通电发出的,而是荧光材质。比较奇怪,准备买一个测电笔再看看,不然不敢直接动电路
一定记得断电再操作,断电接个保命插座,确定没电且推不上去再操作
当然了,后来买了测电笔,确认没有电压差了才开始弄的
控火不控零,控零就会有低电让LED灯发光。
这种应该是荧光材料,我看有些开关面板也是这样设计的
因为没有零线,本来还想买那种开关+智能控制一体的面板,就不用买mesh音箱了,现在看来必须买音箱才可以了
🥳 周末 [WEEK-12] 换到新的租房了,周末洗了四双鞋,发觉一次洗超过两双鞋就很累了。新的租房是塔楼布局,两侧隔音还行,楼顶虽然偶尔有桌椅拖动声音,但相比较之前已经小很多了,这种程度的声音可能也是正常的。不太爽的是门外其他户关门的声音特别大,这大概就是塔楼+一居室小户型的弊端了,无法避免门外的震动,更要命的是电梯旁边防火门的闭门器也有问题,防火门关闭的时候声音巨大。看来不太耳塞睡觉并不现实。不过上班离公司很近,通勤体验满分。
周日晚上更新了handsome 10.1.0。
一时冲动买了一个升降桌, 安装完之后,发现我似乎没有那么需要,而且普通的升降桌是工字腿,会晃悠。搜了解决方法是在桌的侧边安装定滑轮靠墙,这样既可以升降,又可以稳了。何苦来...买之前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之前公司有一个工区有升降桌,使用的时候完全没有晃悠的问题,可能公司买的比较贵的或者用了特殊的安装方式...
💬 随便聊聊 生活本身就是解决问题过程,不能妄想着把问题解决了在好好生活。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享受好生活。解决问题就是穷举所有的可能性,要有耐心要有恒心,耐心是不要急,有些问题就是没有那么容易解决,不要想走捷径;恒心就是不要因为一时解决不了就放弃,只要不放弃就没有失败。
解决问题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直面问题,另一种是期望其他事情来解决的问题,比如独处时候的孤独,前者真正的让自己忙起来,找到有意义的事情,好的身体也可以带来更好的精神状态,但这些都比较难的。后者则是期望通过别人来解除孤独,这种解决方式的结果是短暂的,新鲜劲过去,问题仍然停留在原地。
🍃 handsome主题 尝试把分类放在更显眼的地方
这条我赞成(当然可以加一个选择更好)
📝 每日记录 北京上周六还是冬天,这周三开始马上又进入了暖春,切换速度之快...
从上周一开始眼睛就痛的不行,奇怪的时候公司里同一排两个同事眼睛也痛的不行,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到今天还没好,也不知道春天的空气里到底多了什么。除了眼睛痛,咽喉也开始不舒服,难熬的冬天走了,折磨人的春天来了,又要将衣柜里的衣物换一圈了
最近是不是加班多,运动少了眼睛会不舒服的。
应该是花粉过敏了,最近北京的花粉浓度极高
🥳 周末 [WEEK-11] 周六看了一天的房子,强佑看了两套、懿品阁看了三套,晚上又去看了城华园。最后选择了城华园的那一套。虽然很喜欢自如强佑的那一套很小的一居室(20多平),犹豫不决的原因是窗户左侧远处有马路,站在窗户边有马路的低频声音,即使在卧室里也会有一些噪声。可能也许一段时间也能适应?而且面积很小价格还老贵,让人很不爽,而且卧室那一面墙敲击了居然是空心的,虽然在屋里子没有听到什么隔壁的噪声。唯一的亮点就是装修非常精致,家具也非常的新,非常心动。
晚上被中介推荐去看城华园,离公司很近,走路7分钟左右,非常吸引人一点,装修马马虎虎吧,也是老小区,不过有电梯,而且坐了好一会,感觉还是挺安静的(不知道住进去能不能也是这么安静。。。)最后在中介一顿攻势下,就定下来了。也没有太多选择了。
第二天是有点后悔的,原因是价格比一开始预算超了很多,而且装修也不精致,和我住过的过往那么多房子一样,没有任何心动而言。
“要是怎么选都有遗憾呢”,我们总是会美化那条没走过路。比如幻想住在更精致的房子里,就感觉人生也更亮堂一些了,真相也许并不会改变什么。热爱生活的时候在哪里生活都能生机勃勃,反之在哪里都会死气沉沉。当在两个选择中摇摆不定,大概率这两个选择都各有利弊,并不能说谁对谁错,也许遗憾是必然的。
🥳 周末 [WEEK-10] 周六看完了《太白金星有点烦》这本书 📖 读书 非常有趣,而且也不是特别长的一部轻小说,非常有趣,好久没有读到这么有意思的书了。周日看了三个房 ,现在房子要下下周到期了,不准备续期了,这是我第六次租房了,过往经历见: 又过了一个月了!周五搬家了,这已经是我工作以来的第五次搬家。 第一次是2021年5月份...
上周看完了《Doctor X》第七季,决心把剧中的“私、失敗しないので”写成了个性签名。看了好几部非典型“职场剧”,有一个感悟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所谓的“不会失败”并不是所谓的“神之手”,而是女主多年以来每台手术背后细致的钻研,穷尽所有可能性,考虑到最坏的结果以及对策。真正的勇士不是遇到问题很快就能立刻解决,这非“常人”。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对问题永不放弃的决心和解决的行动。
换到职场来,一定会遇到一些头疼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但是只要有这份永不放弃的觉悟,就不算是“失败”。
🥳 周末 [WEEK-09]
🤏 生活技巧 周六把四件套洗了一次,晚上被褥套被套的时候,想着之前每次都是先将四个角放到被套里,然后再抖很多次很累,于是网上搜索了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于是真找到了。其实很简单:
周末把 🍅 TLog 项目重新打开了一下。前情提要: 三年前,我用 electron 写了一个番茄钟 (为什么是electron,因为它是跨平台...
因为是三年前,发现编译不起来了,一开始是/usr/bin/python找不到,最后通过alias python3 = python 解决了。其次dependencies中依赖版本号是~ 开头,所以重新yarn install,有些依赖升级版本后不兼容了。最后调整版本后终于编译成功了。
但是现在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之前vue+electron 开发模式使用的vue-cli-plugin-electron-builder插件已经很久不更新了,而且只支持node 16版本。意味着我依赖的electron 也不能升级,否则node版本不兼容。同时之前使用ant-design-vue 还是1.7.4低版本,也无法升级了,并且简单看了一下新版本的 ant-design-vue 语法和之前似乎差异很大...未来是准备使用 electron-vite 替代vue-cli-plugin-electron-builder,不过先这样吧,毕竟没有阻塞性的问题。
🤖 AI 周日更多的尝试trae AI ide,因为公司有一次会议,有一个同事说AI让他提效了50%,感觉还是有些吃惊。虽然工作已经离不开AI 了,但是他在帮助我写代码上始终没有太多。
发现这类AI builder 软件比较适用于新的项目,一步步搭建,或者适用于代码里需要新增一个单独的独立模块。举个例子,你可以让界面上加一个新的按钮,实现新的功能,但是如果让他修改已有的代码,完善功能,有可能出现上下文不够导致功能实现有问题。作为个人开发者而言,我觉得ai builder 确实还是能提效不少的,但是生成的代码后都需要再仔细检查一下才行。
比如我让ai修改了点击音量按钮后的面板界面,增加了一个刷新音频列表的按钮和功能。同时在专注过程中增加一个“更多”按钮,按钮里增加了“延长”和“提前结束”两个按钮。虽然“延长”的功能实现有问题,但是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了。
说起AI,本来想试一下kimi的200万上下文,但是不知道怎么申请。于是尝试了 Google AI studio 中的 Gemini 1.5 pro,免费,并且支持200万token的输入。但是缺点是输出最高只支持8000多的token,感觉有点少。
我分别把我博客的所有文章(40多万token)和所有的说说(20多万token)导出到两个文件里,让它分析一下金句,下面是截图:
[/album]
有点意思,不过总结出的“金句”有些是引用的内容或者歌词,而非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感觉对内容理解上并没有完全理解透。其次我尝试让他从日志里给我分析一下成长的过程,还是不够深入细致,有机会再多尝试一下。
🥳 周末 [WEEK-08] 在这里住的最后一个月了,房子到期后准备再搬家。所以应该也是我最后一次在这附近理发了。自从 时隔两个月又理发了。上一次理发还是十月的前一周。当时要参加朋友婚礼,特意选择了贵的一档位。 ... 上次的缘故,就一直找同一个理发师理发。换新地方后又得重新适应理发店。
虽然前几天说《Doctor X》 没有太多的意思 [WEEK-06] 这周几乎没有干什么事情。《Doctor X》已经不想看完了。第三季是最好... ,跳过了第四季,还是看完了第五季和第六季。感觉第六季的质量还不错。第七季的背景是新冠疫情。很多电视剧的故事我们都会默认在现实中不会发生,但一旦故事背景有新冠,那莫名的真实感就是席卷而来。
🍃 handsome主题 闲着时候给左侧边栏的头像样式修改了,更好的突出“状态”,同时默认隐藏了文字。
说实话博主,这样设计不太美观,可以把头像调大点,状态调大点
各有所好~ 主题会提供开关以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