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记录

    📝 每日记录 🎬 电影 元旦当天在家看完了《半泽直树》第一季,太爽了!“人若犯我,以牙还牙、加倍奉还。”
    第一季分为两个大的故事,前部分半泽还是融资科科长,后部分就升级到总行的次长了。这部剧可以了解一些简单的金融知识。作为普通老百姓可能会觉得存钱到银行肯定是安全的。这部剧可以了解到银行的一些概念。比如“准备金”,“金融检查”,“晴天借伞、雨天收伞”等等。

    准备看这部剧的时候,发现这部剧没有“搞笑”的标签,还担心会不会不好看。配合弹幕搞笑氛围拉满,加上爽文一般的结局,还有女主也是非常可爱,非常推荐!

    📝 每日记录 有点感冒了,今天疲惫的要命。晚上和另一个同事随口说感冒好难受,昨晚睡了12个小时。我才发现自己并不是需要对方做什么,就是一句同理的回应就足矣了,比如“啊,这真的太难受了吧,上次感冒我也是这么疲惫了好几天”。 😷 生病的事

    💼 工作记录
    下午leader给我们小组做了“结构化表达”的培训。简单来说就是表达需要带有目的,在这个基础上使用一些框架(比如SQCA描述问题或者PREP 表达观点)。

    会上提到了一个小问题,是华为的一道面试题“怎么运输800斤的牛过承重700斤的桥”。有点可悲的是,当时想象力完全被扼杀了,以至于我看到这个问题后,除了把牛杀了想不到别的方法了,甚至还会有“把牛杀了这个答案肯定不行的吧”的自我否定。

    结构化表达的第一步骤是将“隐性思维显性化”,问题是运输牛,实际上就涉及到牛、运输方式、桥这三个基本因素,再发散一点还和当时的环境有关。所以分别在这四点上进行改进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这个思维方式给我有很大的启发。 表达和思维是相关的,因此这些模式即可用来表达(组织已有的内容),也可以用来思维(思考未完成的内容)。

    📝 每日记录 两个晚上终于学会了钩针的这些概念:针目,起立针、短针(X),短针加针(V,即同一个针目里两个短针),钩完了两圈(╯‵□′)╯︵┴─┴

    📝 每日记录 一个月前在拼多多上买了一个线条小狗的羊毛毡。周六终于花时间给弄完了。📝 第一次 做羊毛毡的手工品,感觉做手工品挺有成就感和挺有趣的!

    刚开始做不知道材料下面需要垫泡沫台,一直戳戳戳没有任何效果,羊毛固定不到材料上去。直到搜索了羊毛毡戳针的原理后才明白过来得戳一定的深度才能通过倒刺把羊毛戳进材料里。

    最难的部分就是眼睛和嘴巴了,重做了好几次才让他们看起来像是笑着的。最终成型的效果里很多图形都有简化,比如五角星变成了爱心。天知道五角星有多难,有10个边,而且每个边的长度非常短,很难让它的形状是正确的。而且视频教程里就是简化版本,误导了我,导致最终的效果和设计图不完全一样。

    现在再打开拼多多时候,搜索框已经提示“手工消磨时间成年人”了

    📝 每日记录 北京的天气冷得出奇。买的耳捂子今天到了,明天早上试试好不好用。

    今天早上七点多起床看牙。去北大口腔。候诊的时候很害怕。医生很温柔,拍片后耐心和我解释了我现在好几颗龋齿情况和修复方案。其中三颗应该可以直接补,另一颗需要打开后看看有没有到神经。我问如果到神经了,先不做根管治疗直接补上行不行。医生也很耐心说不行,那会很痛。

    很幸运的是那颗牙还没有到神经,最后补了四颗牙。左右两边都打了麻醉,完全不痛。打麻醉的痛也比之前在别的医院好。

    晚上看了一集:新闻编辑室,太有意思了。里面有一句台词是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承认问题的存在。这句话在另一本书有类似的表述,我们无法逃避痛苦,只能承认。承认本身,就是最隐蔽也最关键的改变。

    生活有时很迷茫,但也许真谛就是再忍受一下,然后先向前走出一步再看看。一步之中蕴含着许多可能性。

    📝 每日记录 时隔两个月又理发了。上一次理发还是十月的前一周。当时要参加朋友婚礼,特意选择了贵的一档位。

    💇 理发轶事 搬家后,我去的理发店最低的档位是78元,在往上是100多,200多。平时我理最低的那一档,而我又不喜欢办卡,所以都是原价理发...

    前几次还行。直到我最后一次理最低档位的时候,给我分配的理发一看就是一个新手,那理的叫一个慢。果不其然,理完之后我都惊了。我说,这理的右边都缺了一块,然后整个都是层次不齐(心里想:和狗啃的差不多)。我就要求换一个理发师给我再修(补救)一下。换了一个理发师给我重新理,理完之后比之前好不少。结账的时候告诉还是按照最开始价格给我算。我就问了后面理发师的价位,他说是258的...还劝我办卡可以打六折。我想着六折也太贵了啊,而且我不想办卡。

    后来在闲鱼上看到这家店还有3折卡,我只需要在闲鱼上先下单,到时候用门店专门的App就可以直接扫码结算就可以了,也没有额外的费用,所以在十一之前那次理发我就直接索性上了最高档位(258,折后 77),仍然是上次的理发师。

    我的头发比较硬,我又不想两边被推掉,所以一般技术理发师不会给我理的特别短,因为理的短,两边非常容易“炸掉”。但是这个理发师给我理的就比较短,同时也没有炸起来,以至于我两个月才理第二次(平时大概是一个月多一点)。这样算下来,单月消费还更低了 :)

    📝 每日记录 今天团建去的是九号温泉。📝 第一次 去温泉。去之前脑子里幻想的总是那种小资生活。实际去了之后,水的浮力好大,甚至有些晕水。水质自然没有家里干净,泡了一会就觉得有些头晕。

    去温泉馆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进大堂会给你一个手牌,手牌上有一个号码。服务员会把这个号码和你的鞋子关联存放。进去之后就是使用提供的拖鞋。

    一般是进去后就去淋浴一下,淋浴间有隔间,但是没有门。洗澡完后换成他提供的浴衣。可以自带浴衣,也可以不淋浴而是选择在浴池泡澡或者搓澡。总之换好浴衣后,就可以在内部到处走动了。

    当然没有标准答案,可以不去淋浴,使用自己衣服也没啥问题。重要的是让自己处在一个舒适的状态。

    我们到的时候正好是中午自助餐时间。洗漱完我们就去吃饭了。已经很久没有吃自助餐了。炸鸡翅做的不错,饮品也比预料的多。我吃的并不多,比如大闸蟹或者生蚝我不怎么喜欢吃。

    吃完之后到处逛了逛之后就去泡室外温泉了。有一些不同温度的池子,从36摄氏度到40以上多的。泡温泉没有我想的那么舒服,甚至还不如在家泡澡…就像我也想不通汗蒸有什么魔力一样。下次身体更好的时候再去体验汗蒸吧。

    除了温泉,淋浴泡澡,自助午餐,还有全天的自助水果和冰淇淋。因为我们团建人多好赠送了3小时的轰趴馆。里面有ps游戏机和ktv。下午唱了几首歌,看他们玩双人出行。我自己没玩过手柄游戏,游戏也基本不怎么玩,所以就很手残,玩了几下就看他们玩了。他们玩的很好,有些羡慕他们的手脑协调能力。

    大致就是这样了,一次新的体验。在这里见到兄弟部门的一些同事,他们都很友善,随意的聊天也是很不错的感觉。去温泉快乐吗,我说不上,是内心平静的感觉,或许这就是快乐的一种。

    📝 每日记录 这个周末难的打起精神做了一些生活中的小事。

    把小卧室扫了一遍又一遍,该死的马桶刷了。

    从拼多多买的清洁剂想去除衣服上的霉斑,结果给衣服彻底的漂白褪色了。

    一直放在家里的现金存到了银行卡里(第一次去ATM机器的忘记带卡了,只好又跑一趟)。

    看完了《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

    用之前买的剃须刀的盒子做了一个插排盒子,完美的放进去了。

    书桌上重新整理了一下,并且下单了一个小的边桌,毕竟现在的书桌实在太小了。

    下单了第一套泳衣,因为下周团建要去温泉。

    📝 每日记录 今晚才知道Tim和小鱼离婚了,吃惊到下巴要掉下来。我是最近一年才开始关注「影视飓风」的。

    看到Tim和小鱼结婚相关的视频最早是一期介绍装修后房子的,当时我就在羡慕。后来又看了一期度蜜月的事情,印象很深刻是这个视频有甲方的广告,是一个厨房厨具的广告,有一间单独的屋子,屋子有各种材料,然后他们做了小熊饼干 ,当时给我感觉就是很甜蜜。(这两期现在没找到链接了)

    所以感情就是这么奇怪的事情。可能我的经验太少以至于过于吃惊。比如之前我会认为一个人可以完全的理解和感受另一个人,现在逐渐认识到绝无可能。

    最初的喜欢很多时候来自表象(比如外貌,对方很贴心等),习以为常之后,新鲜感就会消失的,这也许就是世界运转的规律之一。

    📝 每日记录 晚上买了感冒灵和vc泡腾片,泡了一袋。这次感冒至少没有严重到发烧...就是头痛,咽喉痛。

    晚上B站上看了对《机器人之梦》的电影解说,觉得很不错。

    面对「遗憾」我可以说声「谢谢你们光临过」
    因为没有经历过「遗憾的人生」
    又怎么懂得什么是「全力以赴」

    Worry 最近工作进展很慢,原因就是从一开始写业务代码,到研究具体的性能品质,需要很多的前置工作做,比如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对各种核心业务逻辑代码要非常熟悉。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 第一次 这周工作的第一次出差。出差到深圳!体验了星级酒店,也更好的认识了另一个工区的同事,体验了整天在会议室办公的感觉,去吃了深圳的辣可可和八盒里的潮汕牛肉火锅,虽然国庆的时候第一次吃过潮汕牛肉火锅。见识了深圳湾那么多CBD的大楼。

    📝 每日记录 下午看了《出走的决心》电影,这个电影院带上我只有3个人,讲的是老一辈妈妈的困境,有一些剧情的点我觉得有些奇怪,比如女儿明明站在母亲角度的,但是却一直逼着母亲牺牲自己来帮自己带孩子.....女儿的老公这个配角感觉也缺少亮点。姜武扮演的父亲和母亲一开始还是因爱在一起的,虽然后来才发现两人不合适,但是已经比很多老一辈的人要好了...最后一点想吐槽的是,生活被困住,电影给出的答案就是“出走”,云游四海,去外面看看。电影看上去只要有勇气就足够了,但是选择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这部分电影没有展示出来。同时旅游这个方案不是唯一的解法。

    晚上准备去找小吃街,可是太不熟了,网上搜了一下,说“深圳大学粤海校区西门”有小吃街,先是坐公交坐到了深圳大学粤海校区,才发现是北门,再发现北门和西门非常的远....这在北京的大学根本不可能的。又继续做公交, 坐过了一站,然后走地铁通道再做公交...好不容易到了西门,发现根本就没有小吃街... 走过天桥,发现路边只有一个小摊卖炸的鸡腿和烤肠之类的,就买来吃了。吃完又很渴,就找了奶茶店买了一杯奶茶。

    吃完后,打车去了深圳人才公园,一个人走在公园里,大厦的灯光还是有些好看的。最后快10点的时候坐在了海边的草坪上,吹着风,听着歌,太舒服了。想着一些之前没想明白的事情,慢慢有些更明白了一些,就返程回来了。

    📝 每日记录 之前很火一个视频:“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我有权拒绝一种生活”。配上面会菜的bgm和Cheems旋转狗头,多少有些伤感难以言表...

    相比「拒绝」,我觉得「选择」更积极一些。即,“我们有权选择一种真正想过的生活”。但要记得是我们没有权利选择一种混吃等死,好吃懒做的生活...

    很多时候我在想如果换份工作,生活会不会更开心一些。其实很可能我只是累了,而不是工作本身的问题。换任何一份工作想要拿到好的结果,都得认真、投入和产出。

    生活是需要激情的,如果一直觉得好像什么都看不到希望了,什么都很无趣,那真的是非常痛苦的状态。就像付航脱口秀说的,大声喊出来!Passion!!!

    📝 每日记录

    现在的目标:勇敢、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真心理解、尊重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尽管害怕被拒绝彷佛是被刻在基因中一样,但是即使被“拒绝”,我也想尝试充分的感受到拒绝背后对方真实的感受与需要。

    理论是这么一回事,实践过程自然会不断的受挫,一次又一次的受挫后也许就慢慢变得从容,更有经验!

    📝 每日记录 「自我觉察」

    今天晚上在写一篇“读后感”,写了1小时左右发现自己进入了“状态”了,从而发现进入状态的重要性。
    之前可能觉得“进入状态”只是一个形容词,而今天发现它确实是做好事情的一个具体的步骤。

    这里列举目前想到的一些条件:

    1. 良好的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比如安静环境下更容易专注。但是很多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好的环境,因此可以尝试更好的环境,比如耳塞或者纯音乐,文档全屏等,但注意不要为此舍本逐末了。
    2. 第一个可以看到显著效果的行动:如果是写文章,很容易一下午一个字也憋不出来,原因很可能是我们脑子里想的太多了,从文章的摘要到各种细节都在脑子里面转,而不在纸上,导致无法聚焦到一点,因此可以考虑先写下几点,然后不用太关注格式,再去展开第一点,等写完第一点后,就会发现后面的内容自然的有了思路。如果是写代码,可以尝试从UT开始写起,完成第一个可验证通过的UT。如果不具备写UT的条件,可以从完成第一个可以编译通过的代码开始,再到实际上产生具体作用的函数。一定不要一开始就kuchikuchi的创建一堆文件,也编译不通过,希望一次性写完编译,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3. 进入状态的决心:必须要有想进入状态的决心,比如今晚你确实计划想完成某项任务,这非常重要。
    4. 较长的时间长度:进入状态的时间最好是1小时起。如果太短,则完成的事情有限,因此需要确保这一小时不被其他事情打断(比如开会,其他人找过来问问题等)
    5. 单一工作内容:只专注在一件事,而非同时多个任务切换

    📝 每日记录 今天我碰到一个老太太,她说:“想吃啥就买啥,买回来吃得下就是最幸福的事!”我突然意识到,经历了身体不适后,能畅快呼吸才是最大的幸福。

    😷 生病的事 去年4月开始胸闷,原以为夏天会自愈,却愈发严重,走了不下8、9次医院,从呼吸科到心脏科,再到肠胃科。一开始呼吸不顺畅,到10月更加频繁,夜间难受,早晨仍不适。躺床上唯一想的是早点康复,畅快呼吸成唯一奢望!

    11月,胸闷变胃不适,反酸+胸闷。除肠胃镜外,做了胸部/心脏CT。吃药治疗,一度好转,但又反弹。

    12月,胸闷缓解,开始嗳气,反酸减轻。嗳气频繁,一天嗝百余次,难受。4月底超声显示胃正常,但嗳气仍频繁。

    3月停药,调整作息,早睡早起,控制饮食。5月中嗳气减轻,胸闷改善,生活正常。终于看到曙光。

    如期盼的,畅快呼吸、健康无疾,就已幸福。只要有美食且能享用,便最快乐。生病时渴望康复,康复后又追求更多。这次病或许长而深刻,让我知足。

    曾焦虑未来,名利如何,欲望无尽!若生命倒计时,珍惜生活比名利更重。听《好了歌·解》,感慨良多。或许,正视最坏结果,就是“向死而生”。知足与懒惰、进取并非冲突。

    正叹他人命不长
    哪知自己归来丧

    经过CiciAI 润色文本
联系方式

关于我

  • 来自南部的一个小城市,个性不张扬,讨厌随波逐流。

那年今日

💼 工作记录 职场中应该会有很多时候会受到挑战。比如工作流程(开发/需求流程等等)是否合规,技术方案是否合理,考虑全面,代码是否严谨等。要学会受到挑战的时候不要急的把自己择出去,这样的心态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