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为私密说说,仅发布者可见

    📝 每日记录 早上骑我的电动车,和一个外卖小哥车撞上了。本来我这个车速才20km/h 真的是慢的不能再慢... 根本不可能撞上,就算要撞上,双方刹车和避让一下肯定能避免。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左边有一个汽车,我让不过去,预感要撞上的时候,我刹车,但是显然没那么迅速可以刹停。这个外卖小哥呢,看不去没有迅速刹车的意识,好像认为撞不到的样子,同时也没有向另一侧让。于是,就撞上了,所以撞上了我都懵了....

    一开始他逆行撞了我。他一点都不理亏,彷佛是我的问题,我就直接和他吵起来。我说你逆行啊,而且速度这么快,快要撞上了也不减速。他说逆行怎么了。我说你看怎么办。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甚至我不知道交警的电话(应该打122,让交警过来)。但好在两个人都没事。外卖车的速度比我的快,而我的车的底盘塑料直接撞掉了...并且外卖车是逆行,也不减速。就和他在路边吵起来了。本来是这一年最后一天上班,哎,本该请假的。就和他边吵边说几个解决方案:1. 打电话找交警,没在怕的,他逆行在先 2. 给我修好 (他的车没问题... 只是东西撒了一些出来) 3. 赔偿

    一开始,他说赔偿100... 那肯定是不行的,他说你这底盘侧边撞坏了,又不影响骑。我让他自己看看撞成什么样了,还是今年刚买的。他看了也自觉理亏,就说200 也让我也别磨叽了。其实我不知道具体要多少钱修好,但100肯定是修不好的,200估计也不修不好... 但是也没别的招了,再要多,估计也只能耗下去了,就让他扫码,就离开了。

    晚上回去路上的想起这件事,还有点心有余悸,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想过电动车还能撞这么严重... 速度在没人的路上骑真的急死人,再怎么相遇,绕一下不就过去了... 也许很多时候,对面的那个人也是这么想的,并且认为该绕一下,或者减速的那个人是你,自己不用减速,就悲剧了。

    就想起前天晚上回去路上,和一个老头(骑自行车)插肩而过,当时我不以为然,现在想想,要是真把这个老人撞倒了,我这个年估计也别过了...所以小心使得万年船,不要对对方的行为有过高的预期,自己该避让就主动避让,尤其是逆行更要自知理亏礼让别人。

    📝 每日记录 今天中午,ld说最后一天留在公司还上班中午可以出去吃饭。大家都没啥意见,我就提议去附近的“沸腾鱼乡”这家店吃(知春路附近)。

    研究生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有一个项目,要加班(大概到半夜2点),项目ld就晚上带我们去这家店去吃,当时就觉得真豪华,印象很深刻。去美团看了一下人均160多,但是评价4.2。提议完就后悔了,这个评分怎么这么低....

    中午大家伙(7个人)就去这家店吃了,果然... 很难吃... 如果要我打分,我只能打1分.... 属于又贵又不好吃,每样菜都是又辣又麻。特别麻。甚至小酥肉、酥炸虾都是花椒的麻味... 剁椒鸡蛋辣椒都有超糊有点黑,而且很闲,问服务员还说就是这样的.... 态度也不是很好。最后上了牛蛙,大概是我吃过最难吃的一次牛蛙。首先牛蛙居然是整个牛蛙那种,而不是切好的一块块,看上去还有点吓人... 特色菜水煮鱼,还是类别最贵的江团鱼,怎么肉特别少,几乎全是骨头,10块鱼肉吃完还没有一般烤鱼店吃的一块鱼肉的肉多,全是骨头,而且特别麻,明显花椒过多了。还有一个鸡肉,一言难尽,这盐是不要钱的吗... 太咸。

    不知道当初对这个店的好印象是怎么来的,还是这家店几年间变化了,又或是快到除夕,大厨都回家了?被坑!!一个很好的“午餐福利”就这么被浪费!

    🤔 生活观察 日漫中有一个形容友情的词 “羁绊”,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任何关系,其实都需要羁绊,可能是一起为一个目标奋斗过,或者有一些私人的秘密仅限双方知道。如果两个人一直是相敬如宾,互不亏欠,那么很难有稳固和真正的关系。

    👀 产品观察 晚上在想与记录生活相关的slogan的时候,脑子里突然想起了farfox,当时首页的“人类创造内容,我们负责渲染”,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时还让我印象深刻的是farfox作者出品的 markdown 编辑器 首页的介绍视频(现在已经加载不了)。但是遗憾的是这些产品都没落了。farfox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点子,只不过商业化、推广做的都不是很好。

    📝 每日记录 早上电动车骑行了大概25公里去办理档案存档.. 大概是我最远的单次骑行了... 今天的风怎么好大好大

    📝 每日记录 感觉工作有一种惯性 🤔 生活观察 如果一直工作,就会不断的想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以至于忘记休息。同样的如果休息下来,就会很快的不想继续工作,而沉迷于放空的舒适。

    🗣 ️分享 从最右边卷起来,就能找到const 对应的是指针 还是 数据本身类型
    很巧妙的一个图

    link: https://stackoverflow.com/a/31331389

    💼 从工作中学到的 当我们CR代码的时候,我们在review什么。 其实很难和代码作者本身理解程度来review代码逻辑的正确性,而是应该review一些常见的代码写法的问题。比如指针是否有空指针风险,函数本身的设计(如输入参数在输出参数前面)等等代码规范的问题。

    除此之外,如果对代码需求的细节了解更多,可以review 一些代码的逻辑,比如改动代码是否会影响之前的调用流程。

    CR中几乎做不到的是判断每个变量计算的值是否符合预期,这个需要代码作者本身来保证。

    正常来说,别人给你CR的意见都是你自己每次自己CR的时候应该发现的,所以提高代码质量的一个好方法就是记下每次别人给自己的评论,并反思为什么自己在检查代码的时候没有发现(还是自己并没有检查代码)?

    💻 代码思考 存在多个指针类型 out 函数参数,特别小心的是当其中一个out参数取值错误,其他out参数的赋值情况。

    比如

    TestOutClass* out1 = nullptr;
    TestOutClass2* out2 = nullptr;
    bool Getxxx(TestOutClass** ptr, TestOutClass2** ptr2){
    xxx
    }
    auto ret = Getxxx(&out1, &out2);

    当返回值为false的时候,理论上out1 和 out1 仍然是nullptr,外部不需要释放任何资源。

    因此在 Getxxx 函数内部实现的时候,可能会出现ptr 赋值成功,ptr2 赋值失败,此时返回值为false,导致外部没有意识到需要释放out1 的空间导致内存泄露。因此在内部实现的时候,应该等ptr 和ptr2 的内容都获取到后,再给两个指针赋值。

    📝 每日记录 如果因为工作而变的生气或者难过,那就输了

    🎬 观影 晚上连续看了《中国奇谭 》三集,真的很不错。第一集大概是讨论度最高的一集,孙悟空这个经典ip,常看常新,毕竟孙悟空是很多人心中真正的偶像。第二集属实画风真正有点像鬼怪的风格了,关于鹅笼书生,第三集也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关于狼与人的故事。

    每个故事都各有风格,每个片子的音效和背景音乐给人一种视觉盛宴的享受。 📝 每日记录

    📝 每日记录 刚才打开飞书发现同事23点的时候帮我review代码 真的是中国好同事啊(真心)因为大家平时工作都很忙 找人review特别难! 明天团建,但是我不打算去了,毕竟还没感染过新冠,现在去人流量那么大的地方岂不是虎落羊口…去公司上班了两天,目前还一切良好,大概是公司也基本没有阳的吧,都是阳康的。出行我也是骑电动车,接触还算可控。能不阳就不阳。

    此条为私密说说,仅发布者可见

    📝 每日记录 周末第一天,把屋子垃圾都扔掉,房间也🧹打扫了一遍,晚上洗了一个澡,迎接新的一年。

联系方式

关于我

  • 来自南部的一个小城市,个性不张扬,讨厌随波逐流。

那年今日
4 月前

🤔 生活观察 「把工作当工作来做」 什么是工作 ?职业(英语:Job),是一种日常性的规律劳动,其目的在于换取劳动所得(也就是薪资),以维持生活所需,亦象征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名誉等等。职场上的专门行业,是对劳动的分类。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西方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通常指具有一定专长的社会性工作。划分的方式很多,也没有定势,通常以所从事的产业或行业为主,并结合工作特点混合使用。职业在英语中对应于 profession 或 occupation,作为术语概念有差异。所以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同样决定了这是一件换取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所需的一件事情。不要本末倒置,为了工作放弃了生活。什么是生活,我认为是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任何事情(有意义或者无意义,快乐或者无聊)。每天都不要因为工作,忘记了我们需要生活!

7 月前

👀 产品观察 最近 Arc 浏览器话题度较高,原因大概是最近允许教育邮箱直接内测吧。趁着这个机会,使用了一段时间。我的感受是:不习惯+不好用。这就是一个披着mac os 原生软件皮的chrome(基于chromium开发)。官网的噱头就是外观设计足够的吸引人。但是如果说只是看外观,难道Safari的外观设计不好看吗。但是safari的份额如此之低,在于Safari就是为了外观牺牲了很多易用性。当然还因为它不是chromium内核导致很多插件没有(我个人的主要原因)。看上去浏览器的外观,这十几年都没有变化,顶栏是标签列表,接着是标签列表,edge支持把标签列表放到左侧边栏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也足够的易用,因此edge的外观创新是成功的。再来看看arc的创新,官网介绍是“Arc is your space to breathe on the internet.”,啧啧啧。饼还挺大,使用arc的第一个感受:掉帧,没有chrome流畅。猜测原因是mac的透明背景、毛玻璃效果还是挺占用cpu的...再来看arc的交互设计,很多地方彻底改变人们对浏览器的习惯,这点不评价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是这种习惯的颠覆,没有正比例带来颠覆的收益。比如地址栏放到了左侧边栏,同时左侧边栏只能彻底隐藏或者显示比较宽的一个区域,让整个网页显示区域过小,体验过差。还有标题栏也没有了,需要鼠标hover上去才能显示...难受。当然可以用快捷键,隐藏左侧边栏。左侧边栏和顶栏都消失的时候,整个浏览器只剩下网页,这种感受是从来没有过的,很奇怪。当然arc还是有一些特性不错的,比如左侧边栏支持多个space切换,这个希望edge 跟进。还有左侧边栏显示下载的内容列表也还不错。但是总体,arc对浏览器的核心工作创新太少,完全算不上所以的“新的互联网”,基本上就是UI上改改,同时打破了很多习惯,在网页滚动的流畅性也降低不少,所以根本无法“名副其实”。我会再尝试一段时间,再来写新的感受。

8 月前

📝 每日记录两个感受:思考先行,做一个功能、需求,先去思考,这个思考不是说凭空思考,而是去写一些伪代码、流程图、甚至可以是部分代码,让整个需求变得清晰,让这个需求中的每个流程的流程图清晰,并且有文档可以备份大的需求一定要分期完成,一次性考虑太多分支及其出问题,先限定条件,完成一个分支,再慢慢向外扩充,通用能力

9 月前

多谢关心:)

14 月前

笑死😆

16 月前

此条为私密说说,仅发布者可见

17 月前

此条为私密说说,仅发布者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