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
-
来自南部的一个小城市,个性不张扬,讨厌随波逐流。
🤔 生活观察 「把工作当工作来做」 什么是工作 ?职业(英语:Job),是一种日常性的规律劳动,其目的在于换取劳动所得(也就是薪资),以维持生活所需,亦象征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名誉等等。职场上的专门行业,是对劳动的分类。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西方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通常指具有一定专长的社会性工作。划分的方式很多,也没有定势,通常以所从事的产业或行业为主,并结合工作特点混合使用。职业在英语中对应于 profession 或 occupation,作为术语概念有差异。所以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同样决定了这是一件换取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所需的一件事情。不要本末倒置,为了工作放弃了生活。什么是生活,我认为是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任何事情(有意义或者无意义,快乐或者无聊)。每天都不要因为工作,忘记了我们需要生活!
👀 产品观察 最近 Arc 浏览器话题度较高,原因大概是最近允许教育邮箱直接内测吧。趁着这个机会,使用了一段时间。我的感受是:不习惯+不好用。这就是一个披着mac os 原生软件皮的chrome(基于chromium开发)。官网的噱头就是外观设计足够的吸引人。但是如果说只是看外观,难道Safari的外观设计不好看吗。但是safari的份额如此之低,在于Safari就是为了外观牺牲了很多易用性。当然还因为它不是chromium内核导致很多插件没有(我个人的主要原因)。看上去浏览器的外观,这十几年都没有变化,顶栏是标签列表,接着是标签列表,edge支持把标签列表放到左侧边栏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也足够的易用,因此edge的外观创新是成功的。再来看看arc的创新,官网介绍是“Arc is your space to breathe on the internet.”,啧啧啧。饼还挺大,使用arc的第一个感受:掉帧,没有chrome流畅。猜测原因是mac的透明背景、毛玻璃效果还是挺占用cpu的...再来看arc的交互设计,很多地方彻底改变人们对浏览器的习惯,这点不评价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是这种习惯的颠覆,没有正比例带来颠覆的收益。比如地址栏放到了左侧边栏,同时左侧边栏只能彻底隐藏或者显示比较宽的一个区域,让整个网页显示区域过小,体验过差。还有标题栏也没有了,需要鼠标hover上去才能显示...难受。当然可以用快捷键,隐藏左侧边栏。左侧边栏和顶栏都消失的时候,整个浏览器只剩下网页,这种感受是从来没有过的,很奇怪。当然arc还是有一些特性不错的,比如左侧边栏支持多个space切换,这个希望edge 跟进。还有左侧边栏显示下载的内容列表也还不错。但是总体,arc对浏览器的核心工作创新太少,完全算不上所以的“新的互联网”,基本上就是UI上改改,同时打破了很多习惯,在网页滚动的流畅性也降低不少,所以根本无法“名副其实”。我会再尝试一段时间,再来写新的感受。
📝 每日记录两个感受:思考先行,做一个功能、需求,先去思考,这个思考不是说凭空思考,而是去写一些伪代码、流程图、甚至可以是部分代码,让整个需求变得清晰,让这个需求中的每个流程的流程图清晰,并且有文档可以备份大的需求一定要分期完成,一次性考虑太多分支及其出问题,先限定条件,完成一个分支,再慢慢向外扩充,通用能力
多谢关心:)
笑死😆
此条为私密说说,仅发布者可见
📝 每日记录 昨天晚上吃完药了,果不其然,又是凌晨三点20多醒来,而且胳膊很痒,就爬起来涂了药膏。
没想要这之后就一直睡不着,鼻子不是左边塞了就是右边塞了,又或者两边都塞了。躺着,侧躺,趴着。横竖睡不着。
3点多的时候,天甚至就已经蒙蒙亮了。甚至到四点的时候,天就开始大亮了。
一直折腾横竖睡不着,听歌,不听歌,戴降噪耳机,全部没用。这大概是 📝 第一次 病理性失眠了。之前失眠最多也就是2点多后面就睡着了。
床上的被单都是折腾移动了位置,下床重新铺了一下被单,一下床站起来,鼻子就通了,一躺下就塞了,仿佛有一个开关一样。就这样折腾到6点半多,把枕头垫高了一段,迷迷糊糊睡着了.....
这个药不能睡觉前吃!! 而且医生开的两盒只剩下最后一粒了。
📝 每日记录 今天早上去北医三院 🤒 ️生病的事 。7点50到的,8点开始叫的第一个号。医生先问了一些问题。
首先问病症多久了。我说两周了。又问有没有病史,我说没有。这里我应该说的更详细一些,因为我前两个月有些类似症状,但是后面自愈,但是没有去过医院。但是当然没想那么多就没说。
又询问了一些症状,比如是不是鼻子痒打喷嚏,喉咙又没有呼噜呼噜喘息声音。
又接着问了环境问题,比如最近有没有搬家,养猫等。没有养猫,但是工区在几个月前搬家了,因为工区搬家都快3个月了,我就没说搬家这个事,想着关系不大。其实当时应该把这些情况都说下的。
然后医生用听诊器物理听诊了一下,没有发现明显问题,说看症状有可能是过敏所以又确认一遍有没有养猫,我说没有。就让我拍个胸片和抽血。
因为胸片出结果医生说要2个小时左右,我先拍的胸片,然后去抽血。这些都需要先缴费再去做。我之前根本没来过医院看这种病,只看过牙,看牙的时候都是先做最后再付款的。因为第一次使用医保结算,弹出一个输入密码的框,根本不知道密码,试错几次后,已经不让再尝试了,只能先自费付款。后来才知道医保有初始密码。
抽血完去医院对面的吃了个早点,一笼小笼包和一碗豆浆,14块钱。这家店我之前早上补牙的时候吃过。
吃完回去去查胸片,已经可以打印了,此时9点半,大概1个小时的时间。这也是我 📝 第一次 打印胸片。之前在医院经常看到病人拿着一个袋子装着X片走。胸片报告上写的未见异常。
接着回到了医生的地方。医生说抽血结果还没出来,先看了一下片,说虽然这个胸片报告虽然写着没有明显问题,但是左上肺片子上有斑点影,可能是外结核,但也可能是这个片子拍的时候会有光影(大概是这个意思),所以建议我再去做一下CT平扫进一步确认情况。我问如果是外结核可能是什么原因,医生说结合菌感染之类的。结核也可能是之前就有,现在在活动期,也有可能是新长的。结核如果抵抗力好的话,可能就扛过去了。
CT平扫不能马上做,预约最早是明天下午。我想了一下就先没做了,先开了一些药回来。
开了四种药,有一种甘油醚糖浆对症治疗卡痰、咳嗽。一天三次。这个药副作用是最轻的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喘不上气,一天两次,饭前服用。
孟鲁司特钠片和多索茶碱差不多,治疗鼻炎和哮喘症状的,睡觉前吃,一天一次。
还有一种治疗细菌感染的,抗结核菌的药左氧氟沙芯片,这个一天一次,而且有明显的剂量控制。
从医院出来已经10点多了,回来路上顺便理发了一下。中午回来后吃了两个药。晚饭后又吃了抗菌的药,等下睡觉前再吃治疗鼻炎和哮喘的药。
📝 每日记录 周四晚上挂完号以为是周五的号,早上7点起床到医院7点50的时候刷卡才发现看诊时间是周日.... 所以就是明天早上去看病。
📝 第一次 周六第一次加班。因为项目紧急,这几周都需要每周加班一天了。当然这种休息日加班是有加班费的。
这两天都是1点之前大概12点半就睡觉了,感觉症状稍微好了一点点,明早再去医院看看是什么问题吧。
📝 每日记录 周六美团买菜的时候,顺手买了一束花,3块钱。这也是我 📝 第一次 买花!收到后大失所望,这花不仅不香,还有说不上来不好闻的味道.... 今天感觉有点咳痰问题,买了京都念慈庵试试。试了一下,这东西齁甜,还有点苦...如果掉地上、桌子上那就难收拾了...
📝 每日记录
周四的时候,团建一起在日料店吃饭,和一般的饭店不一样,是一个包间,可以脱鞋或者穿脚套进去,座位很矮。我不是很喜欢日料,尤其是生鱼片我是从来不吃的。还有无菌鸡蛋我也没有尝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大部分的尝试都是和预期一样的失败。
这周还做了一些挑战,挑战是对抗“重复”生活的一个小方法。其实很简单,我新建了一个文档,每天记录下三件可以挑战的小事,第二天记录完成情况。挑战也很简单,比如有上班提前半个小时,下班提前半个小时。下班后,绕小区走/跑一圈。有些事情可能并没有完全的达到目标,比如计划提前30分钟到公司,可能最后只提前了20分钟或者15分钟,但还是能让我感觉不一样,更加从容了。
此外,我的休息时间也慢慢的更早一些,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可以尝试从提早20分钟开始,慢慢逐渐比之前早一些。只要能早一些或者持平都算是不错。
当然也有挑战失败的时候,但我也不会灰心,毕竟三件小事,只有是有部分能完成的,还是能让我看到一些变化。
📝 第一次 今天下午第一次尝试了按摩。公司有按摩服务,一次30 给按30分钟。去的时候我给师傅说我第一次按摩,又怕痒。师傅按的就不是很重。有一个长凳子,凳子头部中间有一个洞,人躺上去趴着,头就放在洞里。按的动作就那么几种,首先是用胳膊肘揉背夹两边骨头,然后会压在骨头中间位置大概20秒,会有一点点疼。接着就是捏脖子最下面两边。一直反复着脖子和背。最后结束的时候捏的两下和敲背感觉才是最舒服的….
整体就感觉脸趴在那里很疼,背都没什么感觉,按的我都快睡着了。
一个人的工作,团队的工作,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 第一次 参与团队工作,总是抱着独有自己理解的最好,别人都理解有问题的思想来合作是肯定没办法一起工作的。
团队合作对我而言,真是一个极大地考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