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
-
来自南部的一个小城市,个性不张扬,讨厌随波逐流。
那年今日
🥳 周末 [WEEK-12] 换到新的租房了,周末洗了四双鞋,发觉一次洗超过两双鞋就很累了。新的租房是塔楼布局,两侧隔音还行,楼顶虽然偶尔有桌椅拖动声音,但相比较之前已经小很多了,这种程度的声...
🍃 handsome主题 把主题的大部分的字号调大的一号,长久以来感觉14px正文不太容易阅读,而且正文文字颜色在之前也调整了更黑了一些,不知道你们感受如何
写的真好哈哈哈,赞!
📝 每日记录 下午我爸过来找我调整他的手机套餐。想问下各位每个月手机套餐多少钱,我自己是两张卡,移动每月18元,联通卡是办宽带附赠的,除了通勤路上,基本上用网都是Wi-Fi,联通卡一个月大概10...
🥳 周末 [WEEK-15] 周五气象部分预告北京有极大的狂风,因此公司通知周五晚上可以错峰下班,晚上5点半就走了,准备去超市买点菜。结果超市好多菜都卖完了,排骨也没有了,烘焙也都卖空了。甚至桶装的泡面都卖完了。。。无奈最后买了一瓶椰汁、速食意面、速食年糕还有两个西红柿...
这个周末没有点外卖,不过买的菜钱都赶上点外卖的钱了,甚至可能更多。。。周六买了排骨,晚上做了红烧排骨,感觉不错,不过花椒给的有点多。中午吃了西红柿下面,煎蛋挺好的。周日中午吃周六剩下的两个排骨混合上鸡蛋炒饭,忘记给火腿肠了,不过还挺好吃的。晚上简单吃了速食炒年糕,也特别的好吃。
周六晚上看了🎬 电影 《走走停停》,这部电影感觉挺不错了,娓娓道来的一个人生无常故事。弹幕里全是再说林教头的。最后一幕里的两部汽车并行,走走停停。
周日尝试🤖 AI Trae,发现海外版本的trae 以来sonnet 大模型真的很不错,比如提一个需求的时候,它先生成代码,然后自动运行,运行之后发现有编译错误,接着又自动修复错误,最后又运行,发现没有问题之后才结束。这种自动化流程比简单的Q&A问答体验有这质的提升。让自己不必要那么累反反复复的去问了。
今年春天真难熬,到周末的时候鼻塞更严重,也不知道为啥。😷 生病的事 ,一旦生病的时候就会很丧,因为感觉看不到尽头,看不到希望。
🥳 周末 [WEEK-14] 清明节是春节以来的一个假期,虽然只额外放一天假,放假前就感觉假期的氛围很浓了,原因之一可能是很多人会在这个时候请年假因此会提前和延后上班。今年假期没有回家,妈妈回老家修房子去了,因为父母快退休了,未来可能还是回老家的多。因此我就呆在租房的地方。
第一天上午去电影院看了哪吒2,虽然之前一直是大火讨论的话题,但是一直没去。画面、特效非常精美,个人感觉配乐还可以再完善一些。关于神佛仙大概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和大家向往的内容了。我记得小时候玩《寻仙》游戏的时候,当时就被游戏的中国风的风格深深吸引和震撼到,尤其是最开始宣传片里仙人骑着坐骑的画面更是让我无比向往。《哪吒2》这部电影很多配乐很恢宏,但是不够让人震惊,就比如《黑神话悟空》小西天那里的配色,没有足够让我觉得震撼到掉鸡皮疙瘩。最后的有几句哪吒的台词感觉有点中二。申小豹的面部感觉和其他角色不太匹配一样。在殷夫人去世的时候,影院里有一个小女孩抽泣了很长时间。整体观感还是不错的。
看完电影已经12点40多了,电影院所在商场里有物美超市,这个超市正好是之前看新闻说向“胖东来”学习的超市,于是就去逛了一下。一进门是烘焙的食物,价格都不怎么便宜,拿了一盒老婆饼12个十几块钱(一点也不好吃...就不该贪心买这个量多的)。再往里走右侧有一些胖东来自选商品,比如洗衣液、酒、果汁、湿巾等等。我只买了一瓶芒果汁,还有一包洗脸巾和一包湿巾。价格上和网购比并没有优势,但是胖东来商品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京东京造,至少在质量上是不错的,而且胖东来商品的包装都很朴素,不会用那些花里胡哨的修饰,给人很有好感度和信任度。再往里走还有卖烤鸭的排队很多,看了一些木质的厨房用具,都挺贵的,就出去了。午饭就在附近找了一家面馆吃了大盘鸡拌面。我非常少会在周末出去吃饭。
下午在B站上看完了《误杀3》,这种风格的电影我可能更感兴趣一点。肖央的演技还是在线的,至少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清明的第二天没有出门,下午看了《焚城》,看的过程中就在想天灾人祸真的很可怕,很难想象如果我住的附近发现这样的悲剧会怎样。也对消防有更多的敬畏之一,以至于门外的防火门蹦蹦响也没那么在意些了...之后打算在这个厨房开始做一些吃的,一方面是外卖有点吃腻了,另一方面觉得自己做饭也是好好生活的一部分。第一个菜打算做莲藕排骨汤,不过之前从来没在租房里做过饭,什么用具都没有,包括铁锅、勺子等等,今天下午下单购买了一些,准备明天开火。晚上把之前一直吃灰的pico 拿出来玩了一下,看了一些vr 视频感觉还是有点意思的,不过最大的问题是太重了,时间长一些头、眼睛就很不舒服。
🥳 周末 [WEEK-13] 春天太难熬了,周末在家晚上睡觉的时候鼻塞到怀疑人生,睡觉前正常的,一躺下就开始鼻塞。前几周是该死的眼睛,这几天又开始了该死的鼻子,” 吃了“氯雷他定”好像没有什么用。昨晚3点多醒来用“滴通喷雾”,凑活睡着了。到了早上6点半又醒过来了,再喷也不好使了,于是就起床了,该死的鼻子快点好呀!都不知道是过敏还新的住处的甲醛 。不生病的时候会想要追求很多身外之物,生病了就只想快点好,其他的都不重要了,但不管怎样都要感激此刻吧,「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周六安装好了智能开关面板,安装完通电的时候还是感觉挺有成就感的。最近用小红书比较多,比如购买很多东西或者有些维修小问题都会去先搜一下,感觉比百度还是信息更有效一些。周日我的电脑椅子出了点问题,后背总是固定不了,咨询了客服用扳手拧一下就好了,发现很多小问题维修其实只要有工具,自己动手也是很方便的
🥳 周末 [WEEK-12] 换到新的租房了,周末洗了四双鞋,发觉一次洗超过两双鞋就很累了。新的租房是塔楼布局,两侧隔音还行,楼顶虽然偶尔有桌椅拖动声音,但相比较之前已经小很多了,这种程度的声音可能也是正常的。不太爽的是门外其他户关门的声音特别大,这大概就是塔楼+一居室小户型的弊端了,无法避免门外的震动,更要命的是电梯旁边防火门的闭门器也有问题,防火门关闭的时候声音巨大。看来不太耳塞睡觉并不现实。不过上班离公司很近,通勤体验满分。
周日晚上更新了handsome 10.1.0。
一时冲动买了一个升降桌, 安装完之后,发现我似乎没有那么需要,而且普通的升降桌是工字腿,会晃悠。搜了解决方法是在桌的侧边安装定滑轮靠墙,这样既可以升降,又可以稳了。何苦来...买之前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之前公司有一个工区有升降桌,使用的时候完全没有晃悠的问题,可能公司买的比较贵的或者用了特殊的安装方式...
💬 随便聊聊 生活本身就是解决问题过程,不能妄想着把问题解决了在好好生活。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享受好生活。解决问题就是穷举所有的可能性,要有耐心要有恒心,耐心是不要急,有些问题就是没有那么容易解决,不要想走捷径;恒心就是不要因为一时解决不了就放弃,只要不放弃就没有失败。
解决问题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直面问题,另一种是期望其他事情来解决的问题,比如独处时候的孤独,前者真正的让自己忙起来,找到有意义的事情,好的身体也可以带来更好的精神状态,但这些都比较难的。后者则是期望通过别人来解除孤独,这种解决方式的结果是短暂的,新鲜劲过去,问题仍然停留在原地。
🥳 周末 [WEEK-11] 周六看了一天的房子,强佑看了两套、懿品阁看了三套,晚上又去看了城华园。最后选择了城华园的那一套。虽然很喜欢自如强佑的那一套很小的一居室(20多平),犹豫不决的原因是窗户左侧远处有马路,站在窗户边有马路的低频声音,即使在卧室里也会有一些噪声。可能也许一段时间也能适应?而且面积很小价格还老贵,让人很不爽,而且卧室那一面墙敲击了居然是空心的,虽然在屋里子没有听到什么隔壁的噪声。唯一的亮点就是装修非常精致,家具也非常的新,非常心动。
晚上被中介推荐去看城华园,离公司很近,走路7分钟左右,非常吸引人一点,装修马马虎虎吧,也是老小区,不过有电梯,而且坐了好一会,感觉还是挺安静的(不知道住进去能不能也是这么安静。。。)最后在中介一顿攻势下,就定下来了。也没有太多选择了。
第二天是有点后悔的,原因是价格比一开始预算超了很多,而且装修也不精致,和我住过的过往那么多房子一样,没有任何心动而言。
“要是怎么选都有遗憾呢”,我们总是会美化那条没走过路。比如幻想住在更精致的房子里,就感觉人生也更亮堂一些了,真相也许并不会改变什么。热爱生活的时候在哪里生活都能生机勃勃,反之在哪里都会死气沉沉。当在两个选择中摇摆不定,大概率这两个选择都各有利弊,并不能说谁对谁错,也许遗憾是必然的。
🥳 周末 [WEEK-10] 周六看完了《太白金星有点烦》这本书 📖 读书 非常有趣,而且也不是特别长的一部轻小说,非常有趣,好久没有读到这么有意思的书了。周日看了三个房 ,现在房子要下下周到期了,不准备续期了,这是我第六次租房了,过往经历见: 又过了一个月了!周五搬家了,这已经是我工作以来的第五次搬家。 第一次是2021年5月份...
上周看完了《Doctor X》第七季,决心把剧中的“私、失敗しないので”写成了个性签名。看了好几部非典型“职场剧”,有一个感悟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所谓的“不会失败”并不是所谓的“神之手”,而是女主多年以来每台手术背后细致的钻研,穷尽所有可能性,考虑到最坏的结果以及对策。真正的勇士不是遇到问题很快就能立刻解决,这非“常人”。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对问题永不放弃的决心和解决的行动。
换到职场来,一定会遇到一些头疼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但是只要有这份永不放弃的觉悟,就不算是“失败”。
🥳 周末 [WEEK-09]
🤏 生活技巧 周六把四件套洗了一次,晚上被褥套被套的时候,想着之前每次都是先将四个角放到被套里,然后再抖很多次很累,于是网上搜索了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于是真找到了。其实很简单:
周末把 🍅 TLog 项目重新打开了一下。前情提要: 三年前,我用 electron 写了一个番茄钟(为什么是electron,因为它是跨平台成本...
因为是三年前,发现编译不起来了,一开始是/usr/bin/python找不到,最后通过alias python3 = python 解决了。其次dependencies中依赖版本号是~ 开头,所以重新yarn install,有些依赖升级版本后不兼容了。最后调整版本后终于编译成功了。
但是现在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之前vue+electron 开发模式使用的vue-cli-plugin-electron-builder插件已经很久不更新了,而且只支持node 16版本。意味着我依赖的electron 也不能升级,否则node版本不兼容。同时之前使用ant-design-vue 还是1.7.4低版本,也无法升级了,并且简单看了一下新版本的 ant-design-vue 语法和之前似乎差异很大...未来是准备使用 electron-vite 替代vue-cli-plugin-electron-builder,不过先这样吧,毕竟没有阻塞性的问题。
🤖 AI 周日更多的尝试trae AI ide,因为公司有一次会议,有一个同事说AI让他提效了50%,感觉还是有些吃惊。虽然工作已经离不开AI 了,但是他在帮助我写代码上始终没有太多。
发现这类AI builder 软件比较适用于新的项目,一步步搭建,或者适用于代码里需要新增一个单独的独立模块。举个例子,你可以让界面上加一个新的按钮,实现新的功能,但是如果让他修改已有的代码,完善功能,有可能出现上下文不够导致功能实现有问题。作为个人开发者而言,我觉得ai builder 确实还是能提效不少的,但是生成的代码后都需要再仔细检查一下才行。
比如我让ai修改了点击音量按钮后的面板界面,增加了一个刷新音频列表的按钮和功能。同时在专注过程中增加一个“更多”按钮,按钮里增加了“延长”和“提前结束”两个按钮。虽然“延长”的功能实现有问题,但是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了。
说起AI,本来想试一下kimi的200万上下文,但是不知道怎么申请。于是尝试了 Google AI studio 中的 Gemini 1.5 pro,免费,并且支持200万token的输入。但是缺点是输出最高只支持8000多的token,感觉有点少。
我分别把我博客的所有文章(40多万token)和所有的说说(20多万token)导出到两个文件里,让它分析一下金句,下面是截图:
[/album]
有点意思,不过总结出的“金句”有些是引用的内容或者歌词,而非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感觉对内容理解上并没有完全理解透。其次我尝试让他从日志里给我分析一下成长的过程,还是不够深入细致,有机会再多尝试一下。
🥳 周末 [WEEK-08] 在这里住的最后一个月了,房子到期后准备再搬家。所以应该也是我最后一次在这附近理发了。自从 时隔两个月又理发了。上一次理发还是十月的前一周。当时要参加朋友婚礼,特意选择了贵的一档位。 ... 上次的缘故,就一直找同一个理发师理发。换新地方后又得重新适应理发店。
虽然前几天说《Doctor X》 没有太多的意思 [WEEK-06] 这周几乎没有干什么事情。《Doctor X》已经不想看完了。第三季是最好... ,跳过了第四季,还是看完了第五季和第六季。感觉第六季的质量还不错。第七季的背景是新冠疫情。很多电视剧的故事我们都会默认在现实中不会发生,但一旦故事背景有新冠,那莫名的真实感就是席卷而来。
🍃 handsome主题 闲着时候给左侧边栏的头像样式修改了,更好的突出“状态”,同时默认隐藏了文字。
说实话博主,这样设计不太美观,可以把头像调大点,状态调大点
各有所好~ 主题会提供开关以供选择
🥳 周末 [WEEK-06] 这周几乎没有干什么事情。《Doctor X》已经不想看完了。第三季是最好了!行长的压迫感很强。套路话的剧情有点疲惫了。周末开始追《男子高中生的日常》,第一集挺有意思的,后面感觉就有点一般了。
🥳 周末 [WEEK-05] 这周只休息一天,即使只上班了4天,但是仍然觉得一周休一天实在是不够啊!
🎬 电影 晚上看了《和莎莫的500天》,是deepseek推荐的:)看之前我以为是男主和女主500天后分手了,然后分别从男主和女主的视角对比去看到不一样的结局呢。不过电影 只有男主的视角。在男主的视角里,一直追求对方,但是女主从一开始就说了,只搞暧昧,不想认真确认关系。男主也同意了,但总是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能走进女主的内心,最终有一天女主会想和自己确定关系的。但就是在这样“非典型”的关系里,女主也最终一天提出了离开。
就像男主的妹妹在片尾说的那样:“我知道你你认为 她就是你的命中注定,但是我不觉得。你识记得那些好的那一面,下次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我真觉得你该好好想想了。”
虽然缺少了女主的视角,但是从片中的细节还是能看到有一些场景,女主并没有全身的投入到这场游戏中。比如男主和女主在吧台喝酒的时候,女主说“我考虑过在我脚上刺个蝴蝶”,男主说“不要”,女主笑了笑,但是没有继续往下说。他们可能在确实有一些温馨的时候,但就像女主说的,她只是在玩玩。
这部电影我觉得还是在谈有很多时候,我们错误的把一段不合适的关系当成自己生命中唯一的希望,并赋予特别神圣的含义。比如片中的男主对女主的喜欢,喜欢她的笑、她的胎记、她的牙齿,但这些可能在其他人眼里没有那么特别。如果一段关系让你难过,那一定不是最好的答案。
电影里有一个片段非常有趣,就是男主和女主分手后,参加由女主邀请的派对时候的的“幻想”和“现实”对比的片段,幻想认为这一次是一个很好复合的机会,从进门和最后的亲吻结局都幻想好了,但现实是在派对上看到女主手上的钻戒。
🥳 周末 [WEEK-03] 这个周末大部分时间都在鼓捣我新买的一台显示器。公司工作时候有显示器,也只是用来工作用的。平时下班回来看视频想要更好一点的体验。
这是我第一次买显示器,所以完全没有什么经验。我的需求是4K 27寸,视频、办公体验好。公司的显示器是dell u2720,内网也有人自用的是dell u2723QE,看着外观不错,四边等框,银灰色外壳,就在PDD上下单了,不过买的是官翻机,价格要便宜一些,2500多。
在这之前也看了一些笔记本评测的视频,3000以下推荐了一款华硕xg27ucg。彼时对显示器的各个参数以及接口都了解很少。
等显示器到了之后,才开始更多了解了显示器的参数 。
🤏 生活技巧 需要看这些参数其实就是商品详情页面的规格说明,主要分为三方面:速度(刷新率、响应时间)、画质(色域、色准、均匀度、亮度、对比度、防蓝光、面板)、易用性(接口等)
对于macbook 笔记本来说,M1,M2 pro 支持刷新率最高只有60HZ,M3pro 只能通过HDMI接口才能支持120HZ,M4支持雷雳接口直接支持高刷了。这些可以从macbook 技术规格手册->显示器支持查阅到
我自己的电脑是M1 Pro,所以最高也只能支持60HZ,除此响应时间也很重要,dell u2723QE 有两档8ms和5ms。发现调整到5ms后,在M1设备上,反而视频弹幕拖影更严重了...即使8ms,看弹幕也是偶尔有拖影甚至调帧,不太清楚是否是正常情况,毕竟没在公司的设备上仔细观察过弹幕。
色域覆盖率,比如95% DCI-p3,100% sRGB,表示色彩覆盖的范围。一般更专业的显示器在画质上会更好一点。比如dell u2720对比度、色域、亮度都要比redmi 4k 高一些。但是我没有实际体验过redmi 4k 在看视频、办公上会有多少差异,价格和dell(官网价)就相差了2000多。
网上经常讨论的ips面板漏光问题,全黑环境下测试了一下也是和网上差不多四角有一些漏光情况,不过看视频的时候感觉还好,而且基本不会关灯使用显示器。
接口也是非常重要的,办公屏一般支持type-c 同时供电和视频传输,高刷的显示器好像没有看到支持高功率供电的,比如供电功率只支持15w。dell这款接口还是挺多的,3个USB输入上行接口(插入键盘、鼠标、硬盘之类的),一个type-c数据传输接口,一个DP一个HDMI,一个多功能type-c接口,还有一个音频接口,不过没有内置音响。
周日使用了一整天,感觉眼睛有点干,不知道是不是时间看的太久了,而且弹幕偶尔会拖影、调帧。将smart hdr调整为 Display HDR400,并且usb-c 优先级调整为高分辨率后,概率少了很多。
还得再使用一些时间确认它是否适合我,而且似乎性价比也不高。同水平的华硕ProArt Display PA279CRV 官网价格也才2599元。而Redmi A27U 显示器
和Redmi 4k类似水平的价格都会便宜很多。
🥳 周末 [WEEK-02] 📖 读书 这周看完了《早安,怪物》。比较喜欢这种讲述别人故事的心理咨询类的书籍。这本书有一个观点觉得很受用。
“人们确立这样的界限,好让他人以安全合理的方式与自己打交道。一个人的边界感越强,心理就越健康;他就能向别人表示自己能够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
《武林外传》其中有一集是小郭和秀才分手,小郭把无双临走送给秀才的衣服说成是自己缝制的。因此小郭对掌柜的吐槽说,这有什么嘛。掌柜的说小郭破坏了秀才的原则。小郭不开心的说“说的谁没有原则似的”。掌柜接过话说:“那你的原则是什么?”。
当时(几年前)我就在想我好像没有什么原则,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别人以我不喜欢的方式对待我,可是我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和这样的人保持联系,装作表面上友好的关系。
这和小时候的行为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小时候我们无法反抗成年人,反抗只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在这样的氛围下行为模式只能是顺从,我们没有学会建立自我边界。但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拥有足够多的安全、资源来构建自我的原则,有权说不,“选择”身边的人。
🥳 周末 [WEEK-01] 🎬 电影 周六看完了《半泽直树》第二季。最喜欢半泽的一点就是果敢的行事风格。第二季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剧情更加跌但起伏。同样也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支行跳转总行,对抗副行长,最后甚至和大和田联手。剧情不断反转。后半部分甚至涉及政治,直接就是对抗大臣、干事。最后一集,以牙还牙也通胀到了“千倍”奉还!
周日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一直在各种地方看到这部剧怎么怎么好,但是看这个篇名,怎么都不像是一部有意思的电影,甚至比“人再囧途之泰囧”这个名字还没有吸引力。再加上很少看印度电影。前半部分感觉有些无聊,但是后半部分涉及的很多情节和前面串起来了,尤其是兰特自杀跳楼后的那一段很感人。
贯穿全片的就是“All is well”的主题。
“心很脆弱 你得学会哄它 不管碰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All is well一切顺利 ”,
“那能解决问题吗? ”
“不能啊。 但是,你得到了直面问题的勇气。 ”
🥳 周末 [WEEK-53] 🎬 电影 这周两天看完了《最完美的离婚》正剧和SP篇。本来想着是吃饭的时候找个下饭剧看看,所以挑选的“搞笑”类别的剧情。看之前还很怀疑,“离婚”的感情剧怎么搞笑的起来嘛!但却是特别搞笑,大概是因为男主、女主的人设吧,挺可爱的。
故事大概讲的是大地震的那天,男主和女主彼此遇见,随后结婚。但是男主感觉并不是因为爱情而结婚,生活上经常和女主争吵。一次地震中,男主给女主发的短信是“家里的盆摘没事吧”。女主觉得男主根本不爱她,于是就离婚了。其实女主是喜欢男主甚至会有些自卑的,所以虽然离婚了,但是仍然还有一直不甘心。男主虽然不擅长表达感情,但实际上也习惯了女主在他的身边,也有点不舍。
中间省略了很多细节,比如这个过程中男主遇到了初恋,初恋结婚了,但是初恋的老公却一直外遇...
总之,正剧的结尾,男主和女主在电车门前告别,在门快关上的时候,男主终于还是把女主拉上了车,于是又和好了。女主一开始的离婚,或许只是一时生气冲动,同时也想看看丈夫的想法。
所以这部剧虽然叫《最完美的离婚》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离婚”。也许正是如此吧,SP 篇编剧继续了生活真实的一面。
女主想要孩子,但是男主不喜欢孩子。而且应该是好几次的表达都被男主拒绝了。因此女主觉得男主想要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后还是分开了。
这部剧第一季就讲女主和男主离婚。第一次分别还参杂了很多的不舍,中间经历了很多,包括家人,女主还喜欢男主等等。重新和好之后的第二次分别才是如同这部剧的剧名《最完美的离婚》,女主终于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这比喜欢本身更重要。
性格不合的人,即使因为喜欢而走到一起,但最终因为观点无法兼容而无法继续下去。
这部剧印象深一句话是同事对光太(男主)说:“一个人吃饭那是饲料,两人吃饭才叫饭”。哈哈哈哈,好像也无法反驳。
另一句话是光太对灯里坦白自己:“像跳长绳一样,绳子一圈一 圈地摇,大家都在里面跳叫我进去,我一进去绳子勾住我的脚,我停了下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做不好,很多事,我都做不好”。
🥳 周末 [WEEK-52] 周末看完了 🎬 电影 《legal high》第二季,因为“羽生”的角色加入,前面几集的结局看上去似乎过于“幸福了”,win win 哥总是让他win win 了。看的有点乏味。
整季虽然有很多案子,但主线是“恶魔女”为了骗保杀害丈夫的故事(一种可能),民众都希望处死,甚至因为小黛是“恶魔女”的辩护律师而被围攻。结尾一集很巧妙,为“恶魔女”脱罪,给观众展示不同真相的可能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之前N集“羽生”做法的观点:“放下身段,爱上丑陋”。“只有神才知道真相”。
第二天基本上都在编织织物,终于在当天晚上的1:30弄完了...虽然不完美,很多挂件是早期钩织的,有的过大,有的形状不是很标准:
需要注意的点:
其实钩织东西并不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也并不是特别的爱好,只是前一段时间非常的需要学会一门有些成就感的小技能,来填补自己对生活的信心
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