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记录
    此条为私密说说,仅发布者可见

    💼 工作记录 平时工作里经常需要下载特定版本的chromium,发现已有的一些网站都不好用,用trae 🤖 AI 写了一个页面 https://github.com/ihewro/chrome_version/ ,99%都是AI完成的,算是ai含量最高的一次尝试了,有几个感受:

    • 赞:现在的AI 虽然已经从简单的chat,到自动的多轮思考,甚至可以自动使用多种工具,比如命令行,解析命令行结果,自动修正问题,进一步提高效率,减少人工心智
    • 交互不够:举个例子,比如你指出一行代码有bug,即使这行代码没有bug,ai 仍然会按照有bug思路去调整代码,原因是ai没有足够大的上下文真正理解代码。更好的交互应该是比如当ai发现没有bug可以指出,用户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或者不完善,可以主动提出让用户进行补充
    • 代码质量:一般的builder里没有对生成代码有规范约束,ai 只是根据模型常识生成代码,比如模块化、可维护性等指标,现阶段做的都不够高,而且ai生成的代码可读性、可维护性似乎没有人写的代码好。看到一个评论很有意思,“这就跟英语不好的人读英语不好的人写的英语,对比读英语名著,反而更容易一样”

    总之,越来越大的上下文一定是进一步发掘ai能力的一个关口

    💼 工作记录 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做一步记录一步,每一步都走踏实了,切忌同时并行铺开很多方向,每个方向都浅尝辄止,这样前面的很多时间的收益就没有那么高了。最慢的反而是唯一的捷径。

    💼 工作记录 工作三年得出最重要的一个想法:你始终要坚信自己能做的比任何人好,不迷信权威

    💼 工作记录 发现有不少代码都是我当时参加的方案评审,当时想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编程习惯,所以我不太会强求别人在代码设计上一定要怎么样...比如命名风格,函数抽象,类设计等。但是这些我参加评审的代码模块最后都交接给我了 所以如果别人找你review代码或者是方案评审,就一定要坚持自己原则,别人如果觉得不对,那就提出来讨论就好了

    💼 工作记录 职场不是学校,没有人有义务为你的努力打分,除非你能证明它值钱。

    from deepseek。 🤖 AI

    💼 工作记录 三年前,我用 electron 写了一个番茄钟 🍅 TLog (为什么是electron,因为它是跨平台成本最小的开发方式了 hhh),当时的初衷是为了替代滴答清单里面番茄钟,因为不想再用滴答清单了,所以它的界面就是参考滴答清单的番茄钟。

    我在https://www.ihewro.com/archives/1205/ 也提到了这一点。

    这个软件我用了两年,在2023年、2024年我又基本上没有再用了,而今年我准备重新捡起来,用于增强注意力专注能力。在博客右侧边栏增加了当天的专注数据小组件。

    后端比较简单,就是同步数据库更新指令操作数据库,之前用python实现的,后面准备改为typecho的一个插件来实现,后面再准备以合适方式对外发布这款软件。

    它有一些特点:

    • 自定义番茄开始的背景声:支持指定音乐文件夹
    • 有趣的想法:加了一个“慢启动”的模式,即第一个番茄钟只有10分钟,完成后,下一个番茄会自动设置为15分钟,直到最高值45分钟。它能承载更多我们自己的想法。
    • 自己部署后端:意味着数据完全可控,同时支持各种API接口,能将数据可视化到更多地方,可玩性更高,比如 notion api 真的强大,写了一个逻辑将番茄钟的记录同步到notion的database...
    • 数据统计可视化:支持当天数据时间轴方式查看,还支持按周、按月方式查看专注信息
    • 多种显示模式:比如悬浮模式、全局模式
    • 可以和自己的博客联动:比如handsome主题左侧边栏头像下自动显示番茄钟状态

    当然还有一些想法未实现,但整体还是希望简单,而不是成为一个项目管理这种复杂逻辑的软件:

    1. 提醒补录
    2. 自动记录电脑上的软件行为(需要调研)
    3. 支持不同类别的时间记录

    💼 工作记录 从工作中学到的一点:任何没有细化的目标都是空中楼阁。工作中可能有的时候leade一时兴起说要达成什么目标,但是又不给资源和重视,甚至也没有截止时间,就感觉只是提了一嘴,属于“薛定谔的重要且不紧急”的工作,这种工作很容易就会被遗忘掉...给自己制定目标同样,如果没有细分任务、阶段性汇报、阶段性里程碑,这样的目标完全就是欺骗自己。

    此条为私密说说,仅发布者可见

    📝 每日记录 有点感冒了,今天疲惫的要命。晚上和另一个同事随口说感冒好难受,昨晚睡了12个小时。我才发现自己并不是需要对方做什么,就是一句同理的回应就足矣了,比如“啊,这真的太难受了吧,上次感冒我也是这么疲惫了好几天”。 😷 生病的事

    💼 工作记录
    下午leader给我们小组做了“结构化表达”的培训。简单来说就是表达需要带有目的,在这个基础上使用一些框架(比如SQCA描述问题或者PREP 表达观点)。

    会上提到了一个小问题,是华为的一道面试题“怎么运输800斤的牛过承重700斤的桥”。有点可悲的是,当时想象力完全被扼杀了,以至于我看到这个问题后,除了把牛杀了想不到别的方法了,甚至还会有“把牛杀了这个答案肯定不行的吧”的自我否定。

    结构化表达的第一步骤是将“隐性思维显性化”,问题是运输牛,实际上就涉及到牛、运输方式、桥这三个基本因素,再发散一点还和当时的环境有关。所以分别在这四点上进行改进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这个思维方式给我有很大的启发。 表达和思维是相关的,因此这些模式即可用来表达(组织已有的内容),也可以用来思维(思考未完成的内容)。

联系方式

关于我

  • 来自南部的一个小城市,个性不张扬,讨厌随波逐流。

那年今日

💬 分享 很早之前试过很多记账app,都没办法坚持下来,很大的原因就是每笔消费都手动记录太琐碎,而且对于我来说必要性不是特别大。因此自己设计了一个周期性的记账表格,这样能看到每个周期自己的所有账...

📝 每日记录 今晚才知道Tim和小鱼离婚了,吃惊到下巴要掉下来。我是最近一年才开始关注「影视飓风」的。看到Tim和小鱼结婚相关的视频最早是一期介绍装修后房子的,当时我就在羡慕。后来又看了一期度蜜...

📝 每日记录 「自我觉察」今天晚上在写一篇“读后感”,写了1小时左右发现自己进入了“状态”了,从而发现进入状态的重要性。之前可能觉得“进入状态”只是一个形容词,而今天发现它确实是做好事情的一个...

你的显示器分辨率是多少呀?

📝 每日记录 五一假期结束了。这可能是这几年最为放松的假期,前两年每个假期都会或多或少忙工作上的事情,这次假期里没有打开看过一次工作上相关的内容,真的很满足了!假期回家了,爸妈和姐姐都回来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