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
-
来自南部的一个小城市,个性不张扬,讨厌随波逐流。
那年今日
💬 分享 很早之前试过很多记账app,都没办法坚持下来,很大的原因就是每笔消费都手动记录太琐碎,而且对于我来说必要性不是特别大。因此自己设计了一个周期性的记账表格,这样能看到每个周期自己的所有账...
📝 每日记录 今晚才知道Tim和小鱼离婚了,吃惊到下巴要掉下来。我是最近一年才开始关注「影视飓风」的。看到Tim和小鱼结婚相关的视频最早是一期介绍装修后房子的,当时我就在羡慕。后来又看了一期度蜜...
📝 每日记录 「自我觉察」今天晚上在写一篇“读后感”,写了1小时左右发现自己进入了“状态”了,从而发现进入状态的重要性。之前可能觉得“进入状态”只是一个形容词,而今天发现它确实是做好事情的一个...
你的显示器分辨率是多少呀?
📝 每日记录 五一假期结束了。这可能是这几年最为放松的假期,前两年每个假期都会或多或少忙工作上的事情,这次假期里没有打开看过一次工作上相关的内容,真的很满足了!假期回家了,爸妈和姐姐都回来了。吃...
📝 每日记录延迟满足不仅仅是指显而易见的奖励,比如吃顿好吃的等等。其本质是相比较简单的时候,优先处理麻烦但是重要的事情。因为在处理简单的事情,容易获得简单的成就感。
推迟满足本质是对事情制定好优先级,并强制按照优先级完成事情,而不是按照满足感的大小来做事情。
此条为私密评论,仅评论者可见
📝 每日记录之前没到过年,家里好几个人联网,那个网基本没法用,家里的网一直是我妈手机赠送的宽带,这次国庆回家一测网速,才10Mbps,惊人,怪不得这么卡...我买的移动路由器带回来了,测速也有50Mbps,还是不错的
💻 代码思考 以往工作中常用的设计模式只有代理模式、观察者两种,似乎不太需要太复杂的设计模式。这一周工作主要是重构了之前写的一部分代码来支持更通用化的需求。因为这个需求中设计到很多状态的转换,每个状态都会有几个分支,尝试了状态设计模式,设计状态,设计每个状态会执行的动作,设计每个状态执行相应动作应该转移到的下一个状态以及副作用行为。Xstate 项目的可视化非常方便提前先构建好整个状态机的模型。
写完之后,能很明显的感觉代码思路清晰很多。之前是在很多基础模块中去判断状态,然后进行对应的行为,这次所有的状态管理全部收敛到一个controller中,状态的转移过程对外是不可见的,外部基础模块只要调用controller的对应动作方法,controller会将工作委托给对应的状态处理。不再需要像之前那样,先获取当前状态,再判断当前状态,最后执行某个行为转移到新的状态。
同时一个独立的功能需求的代码设计是不应该嵌入到一些基础类型的模块中的,而是应该写一个controller,将需要使用的基础模块作为该controller的成员指针来使用。
📝 每日记录两个感受:
📝 每日记录快要国庆了,完全不知道国庆去哪玩。也别想着什么国庆弯道超车... 国庆多学点内容,没有一次超车成功,不想浪费毕业后的第一个国庆长假
公司Wi-Fi下行带宽30-50Mbps,网线300-500,家里的4G有20Mbps,其实也还好够用了
有心栽花它不发芽
“过份强调客观因素只能说明你很弱,多从自身找原因才能战胜自然选择”
👀 产品观察 iOS16有个非常有意思的设计,显示电量百分比后,电量图标即使不是满电,也会是满格。这个设计我非常喜欢,原因在于其他手机的电量图标的会有另一个背景色的进度条,一个电池图标里面有两种背景色,尤其是这么小的图标情况下,就不是很好看。同时也会让文字看起来不容易。
其实满格并不影响看电量,因为我第一眼都是看数字的,而不是看图标的进度条。
但是iOS16.1 还是改成了图标会有背景进度条:)
有时候真的是给人一种制造焦虑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