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的博客第七年,也是写的第七份年终总结。从大二开始到研究生再到现在工作,每一年的变化在自己看来都不大,但现在回过来看却已经走了挺远。

虽然这一年很辛苦,也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现在能够坐下来以一个比较平静的心情来写年终总结,说明这一年整体还是顺利的。

数字化

就寝时间

1、2月份时候平均1:05,3-8月份平均1: 16,到了9-11月份平均1:26,11-12月份 平均1:50。睡眠时间平均仍然是有7个半小时。

早睡就和写日记很像。如果你每天都坚持写日记,那么随着坚持时间变长,每天写日记的阻力/压力会越来越小,逐渐成为一种习惯。相反,如果某天开始晚睡,短期来看好像没有问题,你还得到了更多时间玩耍,你就觉得无所谓,从而第二天会更晚的睡觉,从而越来越晚。

但是晚睡的危险在一段时间后是非常明显,第一个就是免疫力下降,第二点就是平时非常容易疲惫,很容易累,对生活的事情提不起太多劲。而且晚睡这个坏习惯一样形成,又得需要更强的自我控制才能改善。

很多时候,白天明明更专注一些,事情就能完成,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可以晚睡”的这种心态,才会让我们把事情拖到晚上才做。希望新的一年,可以慢慢的更早入睡吧。

博客

今年博客只写了5篇,可能是历年中写的最少的一年,而且都是生活类文章。

技术文章在自己笔记本上写了一些,但是要么是片段的,要么还没有整理完全,因此都没有发出来。看到一些大佬们的技术文章,觉得差距还很大,因此希望可以理解在清楚一些再发表出来。

书与电影

去年找工作期间看了一些技术类的书籍。这种书籍都是砖头,所以都是按需阅读一些章节,谈不上完整阅读完。

消遣的时候看了《阿q正传》和《病隙碎笔》。一直看到“你也配姓赵”这种的玩梗,才知道这里的赵家人就是阿q正传第一个故事里面赵太爷。阿Q喝完酒和别人侃大山,说自己和赵家也是本家呢,来抬高自己身份。第二天赵太爷就把阿Q叫过去大骂一顿,赵太爷破口骂道:“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阿q正传》一共有20个短篇故事,其中《阿Q正传》和《孔乙己》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两个。这本书还没看完。

《病隙碎笔》中有这么一段吸引我找来看的: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这本书每一小节只有1-2页,看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但是仍然也是才看到很前的一部分没看完。

今年看完了《极品老妈》、《犬夜叉》、《大理寺日志》、《机器人总动员》、《疯狂动物城》、《搜索》。

看的电影其实不多,其中《极品老妈》一共有8季,《犬夜叉》有600多集。迪斯尼的两部动画电影看特别的过瘾和感动。

不管是看书还是电影,就像旅行一样,都是增加生活意义、丰富自己的一种方式。在抖音上也看了不少的电影解说,这些解说看的时候挺有意思,但是一段时间后就什么都记不住了... 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有《星期三 第一季》和《白鹿原》。

如果比较懒的话,看电影也是相对有意义的一种消遣方式了。

软件

关于效率相关软件,在2021年,我抛弃了滴答清单,使用系统自带的提醒事项,抛弃了bear改用craft。

在2022年继续“喜新厌旧”使用notion来代替craft。到下半年的时候,notion 基本用的也少了,大部分都是备忘录+提醒事项+飞书文档,包括也尝试直接用macOS自带的“便签”来记录任务。这些变化都突出了“快速记录”与“简化流程”的核心。使用飞书文档是因为内部可以支持非常多的功能,尤其是插入思维导图、绘制流程图,这些之前需要多个软件,而现在可以在一个文档中完成,体验非常的好。

在前几年一直会执着找一个“最好的软件”来创建自己的“知识库”,四年前我写了一篇 全设备markdown写作使用指南 文章,而后来双链笔记越来越火,我也试用过大部分的软件,并且多个软件都持续用了很长时间,mweb/bear/craft每个都持续用了一年的时间,慢慢会发现创建“自己的知识库”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东西。因为理想中自己的知识库分门别类的存储自己的数字资料,自己的所有生活记录、学习记录都能整整齐齐的排列在软件中。

每个软件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几个问题:

  1. 知识库意味着至少是超过50篇文章,这几个软件我基本都有200多篇文章在里面。如果这些诶文章都是一个主题(分类)还好,如果是多个分类,比如生活/工作/学习,其中学习下面又分很多很多,那么一篇文章时候在移动分类/调整分类就需要一些功夫,其次随着文章数目越来越多,调整的成本越来越高。可能你一开始只有3个分类,后面会有20+个分类,你会越来越不想管理,反而让事情变得复杂。
  2. 我的很多记录都是从片段开始,比如要写一篇文章,首先会列出很多要点,每次想要一个新的要点会先记录下来,然后再不断的扩充。技术类的文章,也是每次找到很多相关资料放到一起,最后再整理。这意味着很多时候我需要快速记录,减少我写下来事情的成本。
  3. 有些笔记软件的宣传语是“成为你的第二大脑”,听起来很酷。自己的所有记录都能数字化的记录在一个软件中,并且随时能找到,同时有的还有很酷的双向链接图。但是现在想想我真的有那么多有价值的文章,需要我一直整理来整理去吗?很多躺在软件的笔记都是写了开头/一半,或者素材,他们就像搬家时候的很多小玩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很流行写onepage,就是一篇文章讲清楚一个主题的所有事情,这个文章可以一篇完整的内容,也可以是链接的目录。所以与其想要构建一个“自己的知识库”,不妨试试创建自己的多个“onepage”。

那是不是笔记软件没有意义,我们该使用纸笔或者txt来写的。我觉得如果纸笔就能满足你,那么用纸笔也完全没有问题。之前也看到过大佬直接用纸便签来记每天的事情,也看到过有用最简单的markdown软件,写了很多篇优质题解。

如果你觉的双链笔记能够提高你的生产力,那么就去用。如果你觉得它反而增加了你的成本,成为你记录的累赘,或者是在你需要记录的时候觉得很繁琐,那么不妨可以考虑换个更轻便的工具。

相比较个人,我觉得知识库更适合企业场景,首先因为企业文档非常多,所以分门别类非常有价值,其次有很多人来维护,让知识库的可维护性变得可能。即使在企业中,也会看到很多知识库没人更新,目录也没人调整优化。


番茄钟使用我自己开发的TLOG 来代替,从这上面也能看到我每天在电脑前的时间干了哪些事情。

现在滴答清单也支持这个功能了

去年电脑前专注的总时间1448小时,平均每天专注4小时。其实还是有不少时候忘记开番茄钟,尽管我在设计的时候,每15分钟会检查一次是否开启番茄钟,如果没有开启,则会有弹窗提示。

生活

1-4月 论文与毕业

写了一篇面向实验室学弟学妹们的文章,总结整个毕业的流程。

1月份时候在修改和发表小论文,2-4月份一直在修改大论文。4月底基本是论文的流程都走完了。现在写起来似乎一句话就能概括当时做的事情,可是当时确实非常非常焦虑大论文的事情。盲审据说要求很高,以及可能会被抽到预答辩。2月底的时候回了学校一趟,一方面是要交些材料,另一方面回学校感觉效率更高一点。那几周又回到了考研时候的状态,白天就出宿舍去教室改论文,每段文字都去推敲是否有漏洞和不妥,能补充的实验细节、图表、数据也可能的完善。到了3月初又开始查重和降重。但是比较幸运的是盲审也通过了,也没被抽到预答辩,就顺利的毕业。

5月5号开始了远程实习(那个时候北京的疫情正是严重的时候)。

5月 疫情与封控

北京的疫情从冬奥会过后,就突然变得严重起来。3月中旬之后,很多公司也开始居家办公,而我则是一个人在家里完继续改论文。在盲审通过后,一直到4月中旬这段时间,可以继续修改论文,因为论文没有上传到毕业系统上。

自己一个人在家首要问题是需要自己买菜做饭。而自己的会做的菜也有限,素菜就是炒炒上海青🥬,胡萝卜、土豆之类。荤菜也很有限,比如排骨玉米汤,鸡翅、鸡翅、红烧排骨,这几个都是有手+一定的熟练度就行,都是先焯水,然后再焖结束。有几次做的红烧鸡翅还真的让我自己都觉得好吃。其他的就是买一些速冻食品再加上下面来轮流变着花样吃。比较复杂的做法比如做鱼,或者红烧肉,炒肉、虾都不怎么会做。

另一个问题就是缺乏锻炼,可能好几天都不出门。疫情居家的时候的锻炼可能就是出门做核酸吧。

6月份的时候,随着抓了几个卫健委的干部,疫情也慢慢的结束了(北京房山区卫健委副主任杨大庆等三人接受审查调查)。端午节后就正式的回公司上班了,并正式租了一个房子。

6-11月 忙碌工作与生活

上班后的日子越发的忙碌,也越发的单调。尽管如此,这几个月中还是发生了不少的事情。

7月初的时候回学校和几个同学补拍了毕业照,7月7号团建第二次去欢乐谷玩,并且被“怂恿”玩了“丛林小火车”,第一次做过山车的体验就是在中间感觉快要死掉了,失重的感觉真的很恐怖,也许有点像面对死亡时候的那种无助感?7月还和本科室友聚餐了一次,其中两个还邀请去我租的房子坐了一会,主要是让他们体验一下我买的pico(hhhh),然后一起看了电影「人生大事」。

暑假的时候,当然我已经正式入职在上班了,办理和档案相关一些事情,又跑学校好几趟办理,特别麻烦,因为那个时候还是疫情管控。

生日的时候收到我人生的第一瓶香水。我自己没买过香水,一方面是觉得没啥必要,另一方面是觉得太贵。收到后虽然出门没用过,但是偶尔一个人时候,喷一点,寂静的房间里,只有自己一个人,还是蛮有情调的。

8月初的时候,我姐和我姐夫订婚了,吃了席还收到了红包。8月份末的时候,公司一些伙伴们自发组了打乒乓球的局,我也加入进去玩了几次。在学校的时候,体育馆随便进去玩,进入社会才发现乒乓球馆还挺贵,一个小时人均50+,后来找到一个大学校内的,便宜一些。也正是这个时候,买一个电动车的想法愈发强烈。因为每次打完球后都找不到共享单车,回去很费劲。

8月底的时候,就买下了人生的第一辆车——电动车。第一次买车非常怕在被价格上坑,别人说啥就是啥,我也不懂,所以我是在网上买的,店里通过货拉拉送过来的。有了这个车后整个夏天和秋天是非常舒适,上下班5分钟多一点就到。周末如果想去稍远一点店里也不是问题(虽然大部分周末都是宅在屋子哪也不去...)。

9月初的时候,高中一个关系不错的女同学结婚了,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随份子,这才让我感受到,怎么我也到了这个年纪的时候了。有点陌生的感觉。

接着就是中秋、国庆。非常快的就进去了深秋和初冬。10月末的时候家里又出了一件非常让我痛苦的事情(不是生老病死的事情)。事情发生时候是周五,晚上8点的时候我接到了电话,然后脑子就嗡了一下,我说我等下给你回电话。就去吃饭了,吃完饭找了一个会议室开始回电话,当时我不知道怎么说,总之特别混乱的一天。当天晚上回去的时候,想找个人倾诉一下,没找到一个人。有一个朋友因为爷爷住院我也不想拿我这些破事烦别人。

所以我预约了人生的第一次线上心理咨询。线下体验也许会更好,但还是没有敢线下。是通过电话,预约的10月27号的早上9点,不耽误上班时间。早上8点50就洗漱好坐在桌子旁了。很紧张,所以提前晚上就把想倾诉的事情都写了大概。到点准时接到了电话,电话那头声音首先是声明我们谈话的内容不会被任何第三方的人知道,并且告知谈话时间是50分钟,并开始询问是不是第一次心理咨询。

咨询师并不是什么灵丹解药,任何心理问题或者烦恼,通过一次对话就能拨云见日。但是至少这件事我必须得找人说出来,其次心理师有时会站在我的角度和我一起去想那该怎么办呢,有时也会站在她的角度给我一些她的建议。总的来说这次咨询对我来说很有帮助,也帮助我面对这件事情的后面处理。

11月19号的时候预约了第二次的心理咨询,那个时候已经好多了,主要是倾诉一些生活工作上压力的事情以及我爸妈房子还是背负很高的房贷。咨询师建议我可以提前还贷减少利息。我在这之前只知道我家还有很多房贷正在换,但不知道可以提前还款。甚至也不清楚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的一些具体细节。虽然是我妈自己贷的款,但是她对细节也不是很清楚。正是这件事之后,我详细了解了商业贷款中的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利息计算区别以及提前还款的注意事项。最终让我爸妈在年前的时候提前还了一部分,我也出了一部分。这减少了很多我在这件事情上的压力和焦虑。

11-12月 疫情与放开

准确的是是在双十一之后的几天中,北京的疫情越来越严重。我的小区当时也因为有确诊被11月21号被封控,外卖不能送上楼,而是送到小区门口。每天中午点完外卖后看的路线图,在外卖快要到的时候提前跑过去等。不然错过后,再去拿外卖会非常麻烦。而且外卖/超市的配送费可见的越来越贵。像我还好,买了几个超市的订单,配送费只有3元(平时0元),基本上没有太影响我的生活,只是有些提心吊胆。这个期间乌鲁木齐大火事件,让民众怨气越来越重,在11月26号的时候,北京很多小区都开始要求解封,要求“科学管控”。很多是年轻人和我年纪差不多大的,其诉求也许只是不要乱封,比如居委会的权利越来越高,社区有一例确诊就整个小区全封,说是网格化管理,结果外卖/商超配送根本没办法送。据说那一天,很多小区都进行了类似的“活动”。

到11月27号晚上的时候基本解封了,外卖已经可以进来了,不知道是“争取”的结果还是本来就是“按期解封”了。

在这之后,北京传言要放开几乎成为人尽皆知的秘密,尽管新闻推送还再一遍遍强调“科学防疫,动态清零”。我的房子在12月5号的时候到期,所以这两天也一直在找房子,最终看了一个房东直租的,一个中介带看了两间。最后选了中介的那间。当时犹豫的还是房东直租的小区偏路边担心比较吵,以及没有暖气(他们冬天用充油取暖器取暖)。但是住进去中介推荐的那间后远远没有当时“承诺”的那么美好。唯一我眼见为实的就是小区确实比较安静...

12月5号搬进新房子的第二天早上,想去物业办理门禁,但是门口显示有确诊被临时管控,就回去顺路做了一个核酸。结果半夜快12点的时候,有公安局打电话说十混一阳,说晚点会有小区上门做单管。可是等到半夜1点半也没有任何动静,我就睡着了。实际上这个时候放开的政策越来越多,基本没人管了。

12月3号官方辟谣北京明日放开,12月6号就有新的政策说一些地方不查核酸了,接着7号就发布感染后可以居家治疗,再接着8号宣布进京检查站不再查健康码。至此基本上北京放开管控了,也是从此时,北京的疫情迎来高峰期。在11月底的时候预感到很大可能性放开,那个时候还只是买了点感冒灵和消毒喷雾,没买退烧药,而在这个时候所有外卖平台基本上都买不到药和抗原了。几乎每天抽时间都会关注一些群有没有药和抗原,外卖/商超配送费也慢慢变高,每天担心外卖有没有人接单,收到外卖后都是放在门口,等一会带口罩拿进来消毒与洗手。

12月11号的那个周末估计很多很多人都被感染在家发烧,正如数据预测的那样,12月17号到达高峰后,物流和配送慢慢的开始恢复,到了12月底的时候,基本上配送和物流和之前差不多了。

也许是很幸运的,在疫情爆发前我搬到新房子,而在第一波疫情的整个期间除了倒垃圾没出过门,外卖/快递也是日复一日的消毒,所以没有发烧。但是后面身体确实有几个不舒服的症状和新冠很像。比如气短胸闷、腰痛、喉咙痛。不知道是不是无症状感染还是单纯一直在家不锻炼导致的免疫力下降的问题。

第一波疫情基本结束,后面会是怎样呢,哎,前路路漫漫,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结束新冠疫情...

工作

该部分仅登录用户可见

遐想

不给自己的生活打分

我每天时常有意无意的会给自己的生活打分,比如周末的时候,会在一天结束的时候评判自己是不是一整天又浪费了时间,又虚度了这么宝贵的一天。这似乎是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吾日三省吾身。但是其实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按照教科书般的原则给自己生活打分,能达到8分以上是非常难的一件事。达到6分才是更常见和正常的一件事情。我们花费了一些时间在其他的娱乐的事情上,而不是在计划的事情上,我觉得并不是浪费时间。时间就和钱一样,是拿来用的。就像吃饭和住房每月需要花费很多钱,那你能说这些钱是被浪费了吗?

由此我希望的是能够每天减少对时间分配上的焦虑,而把精力真正的用在如何分配时间上。比如我主动有目的的使用一些时间去娱乐,一部分时间去工作或学习,而不是以难以达到的要求希望自己每天能达到10分,充分利用时间来学习,这不现实,同样还是增加不必要的焦虑。

焦虑的本质

在我看来有两种:一种是居安思危,另一种是因为自己过去没做好而焦虑,比如因为拖延导致任务越来越多焦虑。

后者产生焦虑与自责、后悔类似,其本质是不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这些情绪是我们并不想去接受自己做的不好的那一部分,因为把错误归咎到没有做好的过去的自己,以为产生一些愧疚心理,就能抵消掉自己过去没做好的行为一样。焦虑自责后悔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恰恰帮助我们减轻了一些负罪感,下次同样的场景,我们仍然会不自觉的滑到“不去做不好”的那面。

焦虑其实不是什么坏事情,它是一种帮助我们发现危险的本能。但是如果只是焦虑没有任何行动,那么焦虑似乎就变成我们面对现实与问题的一种挡箭牌,彷佛我已经焦虑了,即使没有做,那是我做不到,不能怪我了。

减少焦虑、自责与后悔情绪,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所有行为要做好负责的觉悟。举个例子,你可以晚睡、熬夜、通宵来换取深夜逃避现实的快乐,但是就要做好第二精神萎靡不振,身体变差的后果,而不是到了第二天白天的时候又开始后悔为什么昨晚没有早睡,因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而已。你可以白天去看视频而不去完成计划中的任务,那么就得承担任务被延期的后果,要么是第二天花费更多的时间是弥补,要么就是因为任务未完成导致的后果。而不是第二天去焦虑哎呀,任务越来越多怎么办,因为这一切的后果都是你自己亲自的选择。

你可以选择减少社交来避免自己被社交伤害,也可以选择工作中减少与合作方的沟通来减少麻烦,但是与之带来的后果也必须提前清楚与承担,如果不想承担,那就必须强迫自己去完成这些事情。因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成年人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

小孩子事情没做好可以撒撒娇就过去了,没人会太责怪一个小孩子。但是大人事情没做好,那一定是要提前就预知好风险并且主动承担,没有怪罪别人的借口。

第三方视角

有一段时间我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意义。在B站上看到一个外卖员拍自己送货的VLog,平时普通的生活,拍出来后感觉还挺有意思。VLog就是对生活的一种第三方视角,因为视频加上配乐或者一些解说,再加上快进与剪辑,枯燥重复的生活彷佛也被赋予了意义,其原因在于我们看视频的时候不会切身的感受到视频中行为本身产生的物理感觉。

比如让你去在冬天送外卖,再怎么也很难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有趣的,毕竟寒风刺骨,而且每一单的时间还很紧急,切身的体会也只会是觉得这份工作很累很辛苦,很难看到所做事情的意义。

再比如电影其实就是一种第三方视角来叙述生活中的事情。我们能从电影中获得感动、激励等等情绪。因为电影中通过非常巧妙的剪辑,恰到好处的音乐,精心设计的光影和画面,这是我们平时体验和观察自己生活所缺少的元素。

如果我们也可以尝试用第三方视角来观察自己的生活,也许生活也能像电影一样。至少在两个方面会有所帮助。

其一,在面对感觉到无意义的工作时候,不想去继续的时候。从第三方视角来看,从更长的时间线看就能看到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的价值。可以通过拍一些VLog或者照片,让自己具象的感受到自己的变化。

其二,在为自己做的一些蠢事耿耿于怀的时候,从第三方视角来看这些事情,不过是一个很小的事情。可能当时会额外在意一下,但是一般很快就会忘掉了。自己那时候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也不过是短短的几行文字。如果觉得自己正处在一个低谷痛苦的时候,觉得自己离目标很远很失败的时候,我们从更长的一个视角来观察自己,也不过是自己人生中很小的一个插曲,或者即使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伤害,其实也是我们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记忆。

矫情是对抗生活的解药

如果连续一周或者两周都是高强度工作,下班回来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大脑就像“木头”一样,对生活提不起来劲来,也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是一种很空洞的感觉。周末的这个时候,适当的矫情一下,反而能让我们体验到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总感觉是很虚的一个东西,在我看来就是逐渐找到自我价值的一个过程。而自我价值就是感受到自己不是平庸的,普通的。矫情通过一种很奇怪的心理过程,会让自己短暂的感觉自己的某些“思考”不被外人理解,这恰恰是发现自己独特之处的一种方式。在音乐软件的随手打开一些摇滚歌曲,总会看到很多“矫情”或者“中二”的评论和发言,我觉得并没什么问题。小的时候很容易中二,总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长大了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就越发的发现自己的渺小和普通,因此能让自己偶尔变得“中二”一些,也会让自己觉得自己还是有价值的。当然走到极端的另一面,比如狂妄自大,或者持久性的认为身边的所有人都理解自己,众人皆醉我独醒也就大可不必了。

一个人的不同面

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一样,在面对他人的时候,总会觉得对方只有一面。比如在工作上你和对方相处愉快,对方温柔负责,你就会潜意识的给对方贴一个标签,并且期望对方任何时候都能按照这个标签来进行来对自己反应。如果对方表现出了另一面,我们会很难以接受。

这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高中很好的一个朋友,高中的故事都在教室中发生,所以我俩的事情都是围绕教室的一些琐碎的事情,会感觉对方是一个非常活泼、热情的人。大学的寒暑假期间,我去对方家玩的时候,两个人在一块有的没的说话,倒也还不错。然后等我们出去去超市的路上,以及到店里的时候,就会感觉对方的行为处事模式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尤其是在对店员说话的时候,完全没有他平时和他独处时候那种俏皮,稚嫩的行为,相反非常“成熟”,甚至在外面走路聊天的时候,经常说这家乡话的时候蹦出普通话,这让我感到非常不适应,觉得突然和他的距离很远。这一点我一直认为是我和他的关系还没有熟络到那份上。

前一阵子,我出门需要办理一个材料,骑着电动车来回20公里,那天的风还特别的大,等材料交上去的时候,我在路上走路回去的时候,突然感觉整个人都非常不对劲,如果这个时候身边有朋友和我一起走路,我估计不会像平时那样的不急不慢的语气聊天,而是会很暴躁,因为这个时候我想尽快回家。这一刻的时候我突然有体会到的是一个人在面对不同场景有不同的反应态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虽然我的经历可能和我的朋友并不一样,但是人确实是有很多不同面。

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有的人性格比较稳定,不管在和对方独处还是一群人聊天的时候,都能hold住全场,语气和态度几乎能保持不变,而有的人能明显感觉到他在和同一个人交流的时候,在不同的社交环境中会有截然不同的社交表现。所以,在我体会到这一点后,如果社交对象的态度会有变化,也没必要去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导致了别人的态度变化。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只要去正视它,告诉自己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社交压力也就会小一些。

情绪的自我消化

在过去的一年,我越发少把我的烦心事和别人去说(纯吐槽那种的还是会有不少次在关系比较好的群里去吐槽),因为有很多事情我,对方没有在经历过程中很难设身处地的感受。同时,我倾诉一堆之后,无非是给别人忙碌的生活再添加一层忙碌。和大学时候不同,大学的时间似乎全是空闲时间,对待朋友,总觉得什么事情都可以倾诉、理解。另一方面是工作后,有一些事情当下会觉得烦恼和痛苦,只需要过上一周以后,工作上的忙碌就能让自己慢慢的忘掉之前的那些感受。

三月份的时候,有个朋友问工作怎么样,我当时心里想的是工作虽然很累,但也没想象的那么坏,至少让我没时间去心理内耗,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工作就足以透支大部分精力,其余的时候也只想放空自己获取一些精神快乐。

工作是管理人类的一种必要手段,也许这句话没错。即使物质到了空前丰富的时候,我想人类也是有工作,只不过奖励变成了其他的事情罢了。因为如果没有工作,人就闲起来了。人一旦闲起来,就容易“作”。这里作无非是希望获取更高、更多的精神满足,整个社会就处于非常混乱的局面。

但是也有有一些事情让我觉得就是熬不过去的时候,去年我找过两次心理咨询,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心理咨询这件事情。心理咨询其实不是一个特别神秘的事情。另一个人会去耐心无条件的去倾听你说的任何话,并适时的给出她的一些建议和感受,这是我在心理咨询后的一些一些感受。但是约心理咨询有一点不好的地方,一般只能3天甚至更远之后,所以很多时候一旦错过那个情绪释放期,就慢慢的不想去倾诉了。

是NPC也是玩家

之前看过这样的一张图,有些自嘲,也有点笑着笑着就哭了梗图。

我们也彷佛也从以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主人,到慢慢成为这个世界的npc。还有下面一张梗图也很好笑。

在小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人生是非常独一无二的。讲个有意思的故事,很小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太阳之子。我爸妈在北京打工,小学暑假的时候我就会被接过去,我一去北京,就是大晴天,然而据说我没去的时候就在下雨。这当时是非常小的时候一个小故事。再大些的时候,我俩也会觉得我的人生怎么可能是我从电视上看到了,或者别人听到的那样。甚至我当时不理解“催婚”这件事情。我觉的结婚谈恋爱不是自己的事情吗,难道别人催一下,你就谈了,别人不催你就不谈?别人催一下你就仓促结婚了吗?当时非常不理解这件事情,觉得这件事真的要多蠢又多蠢。可是现在,身边还没有对象的同龄人,几乎都在被催着谈恋爱,找对象,结婚...我也不例外。到了某个年龄后,就彷佛一定要进入那个固定的阶段,你逃不了,就像游戏中NPC,在到了某个阶段就自动触发动作。你必须得干这件事情,至少你必须被这件事情所困扰。

毕业之前,偶尔看那种总结人的一生经历的事情的视频,就还没觉得怎样,也许那个时候还天真的觉得自己不会步入那种枯燥的生命流程中呢。

可是现在呢,我已然已经在这个流程中而有些身不由己了。以前总觉得哪有什么身不由起,那只不过是借口,但是改变总是会带来非常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是需要非常大的毅力和坚持才可以的。我怀疑自己是否具有这个素质。特立独行这个词实践起来却很难。

虽然好像挺悲观的,尽管我们非自愿的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一个NPC,对于个人来说,还是会有更多的一些可变性,这也许不需要所谓的“翻天覆地”和突破性的变化,而只需我们坚持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比如坚持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或者做一些小小的改变,比如改变自己的书桌环境就能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与感受。也就是我们仍然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玩家。

就像“三毛给不快乐女孩的一封信”里面写的那样,去做一些小小的改变,能让我们发现生活更多的盼头。

如果是我,第一件会做的事情,就是布置我的房间。我会将房间粉刷成明朗的白色,给自己在窗上做上一幅美丽的窗帘,我在床头放一个普通的小收音机,在墙角做一个书架,给灯泡换一个温暖而温馨的灯罩,然后,我要去花市,仔细的挑几盆看了悦目的盆景,放在我的窗口。如果仍有余钱,我会去买几张名画的复制品——海报似的那种,将它挂在墙上……。这么弄一下,以我的估价,是不会超过四千台币的,当然除了那架收音机之外,一切自己动手做,就省去了工匠费用,而且生活会有趣得多。

结语

生活中很多事情,也许在当时觉得像浮尘一下意义不明,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原来已经走了很远经历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新的一年,祝愿大家都能身体健康吧,注意防护,永不生病!我们下篇文章见。

最后修改:2023 年 02 月 13 日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点赞或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