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 所有数据存储在你自己的服务器之上,非常适合有服务器的人
  • macOS原生开发,体积小,性能好
  • 完美适配博客,支持在博客上显示小组件
  • 日/周/月视图轻松查阅自己的时间分配
  • 开源,随时可以自己继续开发
  • 隐藏快捷键等等

下载地址

这款软件90%的代码由 AI 完成,在周末空闲时间开发(无工作时间)。在这之前基本没怎么写过swift代码。这款软件同样开源,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也欢迎一起使用AI 共创。

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ihewro/LifeTimer

服务器部署方式

  • 上传到服务器

下载 https://github.com/ihewro/LifeTimer ,将 sync_server 文件夹打包上传到服务器。目录需要递归给755权限(www 可读可写)

  • 伪静态
    if (!-e $request_filename) {
        rewrite ^(.*)$ /index.php$1 last;
    }

博客小组件

https://github.com/ihewro/LifeTimer/blob/main/widget/wiget.html

  • 代码拷贝至handsome主题后台设置的——开发者设置——全局右侧边栏广告位
  • 代码中的服务器地址修改为自己的服务器地址
  • 代码里面的device_id 需要填入软件内“同步”功能下生成的device_id

TODO

  • 完善细节:因为这是第一个版本,可能有一些场景细节没有考虑到,可以留言反馈,或者提MR修复
  • 增加macOS小组件

开发历程

三年前,我使用electron 写了一个番茄钟,选择这个技术原因就是上手快。两年前我也尝试通过swift 写一个iOS上的番茄钟,以便能够全平台同步数据。受限于swift学习成本,当时只完成一个非常简单的计时功能。

今年,AI Vibe 概念火起来了,于是尝试依靠AI写一个 Apple 原生跨平台的番茄钟的可行性(Windows上几乎很少用)。Trae、cursor、Kiro、Argument 全部尝试过,最终基本上完全依赖Argument来完成的开发。Argument 很好理解需求,自动拆分,同时能够自动的检查结果和验证,体验很好。

尽管如此,AI 开发的体验是“它很强,但是它又很笨”。强在一句话需求能写出像模像样的内容来,很笨体现在小的细节修改经常难以修改正确。

这个软件开发过程中我人工参与最多的两个地方是:同步功能和窗口管理。

同步功能是核心,我这里使用了一个简单的方式,即基准时间戳,感兴趣可以阅读代码。

而窗口管理中,我希望创建一个毛玻璃、没有titlebar、有系统窗口弧度的窗口,AI则一直无法创建对,要么是有titlebar,要么是没有弧度,而且在处理点击dock栏和点击menubar的按钮打开主窗口也一直实现的不对。因此被迫学习swfit ui 的一些知识。

总之,感觉一些比较泛的任务非常适合交给AI,比如写一个demo,一句话需求完成界面/功能等。但是涉及到精细的细节调整,人工介入理解和调整代码反而效率更高。同时AI生成的代码,也一定要能理解,不然只依赖完全的白盒测试,稳定性很差。

写在最后

2025年,番茄钟软件随手可见,比如滴答清单中就有功能非常完善的番茄钟,还可以和任务系统同步,生成摘要。除此之外,层出不穷的新奇番茄钟也是遍地都是,比如种树(forest),比如宇宙航行,比如旅途(专注旅人),将计时或者是任务管理融入到游戏中。

这些软件我都使用过,甚至更多。我在2021年的时候重度使用滴答清单一年,而后转向了tings3,而后又转向了手机自带的提醒事项。

就像构建自己的知识花园那样迷人一样。GTD管理任务也曾让我非常着迷。想着一个软件能管理好自己的所有想法,所有任务并且有条不紊的执行实现。但我并不是超人,过于复杂的系统,在我实践之后发现并不太适合个人。

企业非常适合知识库,因为有很多人不断的维护,甚至还有专人维护,文档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项目管理同样是企业中非常重要一环。但这一切放到个人身上,就非常的依赖“自觉”,需要足够强的毅力。

但是我始终觉得,记录时间并不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我尝试过使用“时间块”这款软件,能过以非常简单的方式记录自己24小时所有时间,对于我来说这就和“记账软件”一样,难以持续。

所以回到最开始,记录任务,记账,记录时间到底是为什么了什么?

使用任务管理软件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软件本身规则限制远没有文档灵活。事无巨细的记录每一笔消费就和仓鼠很执着的存储松果一样,但最终只是为了知道自己剩多少钱,还有哪些钱可以用于自由支配。而记录时间是为了知道一天到底干了什么。这在职场中更是尤为重要,不仅仅为了写周报,排期的时候更轻松,并且需要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效率如何。

最后修改:2025 年 07 月 28 日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点赞或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