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2020年终总结。
历年年终总结:
- 2019年:关于2019的一些小事
- 2018年:2018——再见,因为必须再见
- 2017年:请回答2017
- 2016年: 再见,2016
在2021年的正月初五/六,终于有时间来写本年的年终总结了。
2020年对于世界可能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是见证历史的一年,但对于我来说,却是很普通的一年。我不是医务工作者、也不是考研人,不是996打工者,也不是蛋壳暴雷的租户。
但是2020是我最忙碌的一年,忙碌能让人忘记很多事情,也能让人产生对生活改变的思考。
没有尽头的工作
工作这回事,只要你想做,就可以一直做,没有尽头。所以务必要尽力而行,而非压迫到自己无法喘息。
2020年年初发高烧,担惊受怕害怕是新冠病毒,两周后才见好,又开始忙碌起来研究生的研一寒假作业—geek云会议 - 友人C
寒假结束后,学校开始远程上班。寒假前我们才刚刚学的Scala,是实验室的主要项目语言。这学期开始,实验室有了新的主要项目——流媒体系统theia。我们的leader最终决定使用C++作为技术栈进行开发。
虽然研一考试有考过c++,但毕竟是应付过去了,当时甚至连现代c++ 这个名词都没有听过…也没有系统的学,就开始边开发边熟悉。
流媒体这个我看起来既陌生,又很底层很晦涩的东西。
除此之外我们还对c++的UI库进行调研,希望不使用QT,选择一个更加轻量化的,最终选择wxwidgets。
研一下学期、研二上学期这一年的时间,我们基本全身心的开发这一个项目。实验室先后完成了一个类似OBS的主播推流端、两人语音通话、多人语音会议、多人语音/视频(桌面捕获、摄像头)会议。涉及到的技术有ffmpeg、jrtplib、websocket、p2p、sfu、mesh、音视频的编解码和处理。
对于我来说,不仅是知识上有了成长,而且在对事物的思考上面会比之前多了一点点把握。
这一年,我们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实验室的小组长,比如第一届的是研0的同学,他们都是保研的,所以都是大四就过来实验室工作了。
这个是我们最后的软件截图,我们实验室(24个人)的年终总结会议就是通过该软件完成的。
期间最痛苦的大概是很多次调研,从零开始,什么也不懂,看ICE文档,也搞不懂p2p 进行打洞的流程,各种会议架构的优缺点分析。
这一年,我们实验室的项目也变得“正规”起来,开发使用的流程、技术像现行工业标准靠拢,所使用的技术也半底层吧,而不是以前的使用Java、Scala在虚拟机上调库,虽然简单,但是出现了问题根本没办法修改。虽然这一年做的项目少,但是思考了很多。最近会对去年的技术文档进行一次整理和发布。
这一小章节的标题是“无尽头的工作”,全年几乎都是无休,无偿为实验室加班真的是家常便饭!这周任务完成了,下一周马上就会分配新的工作,几乎没有喘息机会。一直工作到了今年2月份才基本结束。
旅行
国庆节去了哈尔滨。
这一次的旅行对我今年后续的状态影响很大。
首先这是我第一次完全独自一人出门旅行(不是第一次独自坐火车啊),我自己主动要去的。
哈尔滨之前的同学在那里。去之前我们就商量民宿订什么样的,去什么地方玩。
实际上我是一个挺容易扫兴的人。平时的生活除了实验室工作上的交流和宿舍与室友的交流,与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几乎为0。而网络上的交流常常是让我们迷失自己,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旅行的游记着这里面不赘述的。其实挺开心的,但是中间也有很多不开心的时候。
与人相处的时候,我特别喜欢隐藏自己的情绪,又特别害怕别人的情绪。
但其实内心敏感的人 是自私的人 因为他只考虑到自己的感受有没有被别人照顾到,而没有跳出来考虑别人的感受。
我得到的最深刻的结论就是,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舒服,一个人再如何如何,如何呆在一起是很痛苦的,无论是做朋友还是成为更亲密的关系都是不合适的。
生活
从10月份从哈尔滨回来之后,我开始了记账,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习惯,而且是一个不太难坚持的习惯。毕竟每天开支也就是吃饭这几笔。每次等外卖的时候,或者等电梯的途中,就顺手记账。
为了避免每次等取完外卖回工位的这段时间很焦虑,就给自己定下的规则「空闲时间可以做的事情」:
- 记账
- 整理bear
整理滴答清单
- 整理收集箱
- 任务分配细分
- 时间调整
关于bear和滴答清单后面再说。
学校实验室从研二上学期开始,工资给我们调高了,所以勉勉强强的是可以支撑生活费的。
当初记账的初心就是让自己知道自己花了多少,还有多少。以便知道什么东西该买,什么东西可以不买。
效率
虽然4月份就开了滴答清单的年费会员,但实际上从12月份才高频度的依赖滴答清单。
当时的原因就是工作的时候总是不专心,每天也不知道干了什么,明明一天头晕脑胀,甚至还加班,但是完成的事情总是屈指可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自己定下的规则是:
- 只要工作一定要开番茄钟
- 工作的时候禁止听歌
12月份还只能算是轻度偏上的使用。只是用它来记录待办事项。到了1月份回家远程办公的时候,我对我的清单进行了一次重构。
在之前看到的GTD时间规划的一本书中这样写道,我们有两条路:
- 一是完全依靠我们大脑去记忆需要做的工作
- 二是完全的交给清单去记忆,我们只需要按照清单去做即可
不是一般由大脑记忆,一半由自己记忆,因此我根据滴答清单,整理了自己的任务记录、整理、安排和完成的流程。
1月份的时候,工作重心从实验室转移到自己的「找实习」上了,所以需要更多的对自己的规划和安排。
很早之前我每月的计划都是直接写在markdown软件上的,但是发现执行程度特别差,因为我们不是每天都打开查看,所以经常就是忘掉了。
新的月、周、日计划流程我通过滴答清单+时间提醒来实现,能够更多的提醒自己还有哪些任务没有完成。
等滴答清单时间用的更久一些,再来写写自己的使用经验。
记录
我是一个软件控。非常喜欢下载同类的软件,然后选择一个“最好的”。
但是现在我时刻提醒自己的事,任何构想、想法都不会有最好的,而只是符合当下,所以我们必须是需要不断修改、变动,才能让它逐渐接近完美。
任务计划是这样,自己的生活流程、使用的软件也是如此。
关于markdown编辑器的选择,之前有写过一篇文章全设备markdown写作使用指南 - 友人C
但是我的选择是mweb。主要是买断制的价格128元比较方便。
但是在11月份的某一天,我突然想换一个软件。
对现在的mweb软件不满的原因是:
- ios端需要额外购买,而且界面不好看,即全平台体验不好
- 选择分类非常麻烦
最要命是选择分类每次都得打开一个对话框,鼠标选择,很费劲,导致我很多笔记都是没有分类。
而bear的标签替代分类的文章系统管理,让分类特别简单。而且全苹果生态支持很好,界面比mweb好看很多。
于是我转向了bear,购买的mweb3一年也没用到(在此之前一直用的购买mweb2大概用了1年多)。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慢慢习惯了「订阅式付费」,因为带来的体验式不同的。(尽管bear的更新是真的慢,但是现有的功能的bug特别少,体验极佳)
现在的记录流程并非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经常记录的碎片太多,缺乏整理,不能让自己的文字更加有深度。
除此之外,平时看视频、刷豆瓣的一些思考也没有固定的流程去收集、整理和回顾。这些是需要我再去改进的。
日记
人人都知道写日记是一个好习惯。但也有人说,正经人谁写日记。
从小学,老师就要求写日记,现在家里还留着流水账般的日记,读来也是别有一种感觉。
我个人认为写日记的作用就是让自己能够感受到时间的存在。
因为日子一天天过去,如果我们不写点什么,仿佛时间未曾发生过一样,这也是我现在慢慢执行的「量化生活」。
「量化生活」不仅仅是记录这么简单,其实也是一门学问,有很多痴迷于此的人开发一系列的方法和理论,可惜我目前也还是简单尝试。量化生活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疫情开始的时候,我就说,今年我要写日记。
从找到一款软件开始。
在Android上的时候,我用的是「一本日记」,界面美观,价格买断合适。再久一点的时候,还是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用「有道云笔记」写日记,虽然零零散散写了一些不多,但是现在仍然存在。
在iOS上,我最终选择的是Daymore,38元买断制,界面的细节能够看到作者的用心。体验都很不错。但是在12月份时候,我想换掉它。原因是它不能全平台,只能在手机上写。
但是有的时候我在电脑边,又想记录下来今天的一些事情,就显的比较麻烦。这个主要原因,让我寻找了新的软件——格志日记。
这款软件其实在之前我下载过,但是觉得一篇日记分成固定的几个格子去填写,非常的不自由,而且很麻烦!但是现在非常适合我。大多数时候,我不知道日记从何写起。固定的几个格子可以提醒我今天发生了哪些事情,以及需要记录什么。
订阅式付费一年128元,还可以接受。
目前决定是持续使用这款软件了,所以把之前的一本日记、有道云笔记、daymore的内容全部导入到这里了。
导入是需要技巧的,因为格志日记只支持导入「day one」日记的数据。所以我先把这些软件数据导出,写了一个python脚本把格式转成dayone的数据。
ihewro/daymore2dayone: daymore 软件导出的数据 转到 dayone (github.com)
网易云从大学开始一直用上面发了好多矫情的动态,趁着这次机会也写了一个脚本删掉所有动态,删掉之前把所有动态保存下来转成可以导入的格式。
ihewro/deletenetease: 保存、删除网易云所有动态 (github.com)
焦虑
研二上学期的结束预示着我们开始要找实习工作了。春招、秋招是毕业前拿offer的两个重要时间点。
永远有提前很快的人,某某某早已经实习一个月、找到实习的消息的都已经麻木了。
目前最大的焦虑可能就是找实习,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年轻人的机会是无限的,年轻人也是无限的”。但是也不必这么悲观,尽管很多人已经走在了我的前面,但是总是有别的机会在等待着。
就像最近喜欢的一个图片:
我的体会就是不要想那么多,比如“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种没有答案、没有结果的问题,只关注当下我们要做的每一件事才是正途,比如“去码头整点薯条”,比如“出去散步一小会”。
总之,焦虑无用,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既往之不可追。
思考
变化与衰老
今年一年,也许是因为工作忙的关系,让我少了很多矫情的时间。去年年底还需要被拒绝的事情和好朋友哭的死去活来,好像世界都要抛弃我似的。
而现在却慢慢看到任何事物的变化。人的变化总是细微而让我忽视。但回过神来,往往让我觉得有些时间飞逝的感叹。
当年本科大一一起同事过的学生会同学,现在都已经成为卖课老师了。
小学同学的朋友圈甚至还是晒娃了,前几年看到90后已经30岁了这样的新闻还觉得不以为然,但现在却有点感同身受的恐惧。
今年过年全家去家附近的寺庙上香,2019年的春节我们也去了同样一个地方,现在看看这两年拍的照片,我就会发现我自身的很多变化。外貌上,脸型都似乎变得没有之前紧凑了。之前一直嫌弃自己,现在怕是要更嫌弃自己。但现在对自己也没那么高要求了,干净、快乐就好了。
就像我之前说,我们一直处在当下最好的时刻而不自知,等回过头来才追悔莫及,我希望这样的后悔的时刻更少,希望我能更加把握好现在的每个时刻。
死亡
说到衰老,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就是死亡。深夜偶尔想到这个话题还是挺害怕的,至少说明我们现在过的还不错,还是怕死的。
脑海里面复现,有一天我们一定会从这个世界上永远的消失,这个无法逆转和无法改变的事实,我就心情难以平复。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获得什么,因为我们最终什么也没办法保留,但并不是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要争取。我们必须要获得一些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但是不能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体验而放弃了生活。
我们可以奋斗可以努力,但是不要为了奋斗把自己弄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精神萎靡不振,生活没有快乐,这样我觉得是不值当的。
这张图是从豆瓣上看到的,这个帖子下面的评论也很精彩。
有人说是在讽刺奋斗狂的,奋斗了一生,拒绝了一切诱惑,以为可以获得什么奖赏,实际上生命的奖赏就是这旅途本身。
有人说这张图是说我们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不是要获得什么,而是这旅途本身,漫画中也把死神从一个索命者变成了给予者的形象。
我个人更认同第二种看法一些,也就是这张图不是鼓励我们要接受一些诱惑,不是鼓励我们变得物质一些变得贪图享乐一些,而是让我们对生命的理解更深一层,生命忙碌、我们一直在向前走,不是为了生命的尽头得到什么奖赏,是没有了,生命的一切就是活着这本身。
信息时代
手机的极度普及其实也才近10年,但是似乎他已经变成了社会的一个共识,放佛它一直存在,一直与我们人类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是有点奇怪的,尤其是近几年互联网的信息呈现中爆炸性的增长,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稍微警惕一些的。因为这些媒体或者网络很容易让我们站队,很容易让我们失去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痛苦的,因为它意味着自己需要去寻找相应的资料,数据或者是自己足够多的生活经历,才能支撑我们获得一个站得住的结论。但是现在的信息时代,官媒,大V,置顶,流量,让我们不需要思考。我们看到大家都这么说,好像这件事情就一定正确。
而且网络时代让讨论的氛围变得更大,大家特别容易搞对立。尤其是性别对立。以前不怎么关注这个,现在我用豆瓣比较多,豆瓣上评论区动不动就 另辟蹊径的找出一个可以 吵性别对立的点。女性为了性别平等我很支持,但是无所不用其极的谩骂,对男女平等真的有帮助吗。也许有,但是也是因为恶名而获得害怕而不是尊敬。
这些问题很大程度都是社会问题,社会不富强,不进步,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没办法很好解决。
我自己对信息时代的看法是,现在的信息无孔不入的要钻入我们的大脑,你不看微博?好的,知乎给你推,知乎也不用,公众号给你推。微信总不会不用吧。很多事情我也很容易陷进去,所以控制信息的接受度对我自己是有好处,因为实在没那么多大事要我操心。
年度
好啦,写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好久没写这种整理类型的文章,真的越写越差呀。虽然之前写的也不怎么样。下面是2020年我最的一些事物,分享并记录。
- 年度最喜欢的专辑💽
「近认可读」
「蒙太奇」
作词 : 刘涛
作曲 : 杨绍昆
若你心年轻
主角会是你
你将不够理性
因其实属不易
若你心 年轻
势必你可带着
希望渺茫的梦想
走向极端
若梦想破灭
你可不笑掠过
若能依稀幸存
也倒杯分我
鞋子很合脚
它真的没什么
吹个口哨 吐口痰
今夜我敬你
触摸阴霾
没什么不可
我要说的
只有这些
鞋子 很合脚
我与你漫步
从现实花园
迈向疯癫
旅人恋晨风
与鸡犬相逢
在歧路边
在顺流里面
失魂沐星光
我与你漫步
在普天之下
在死之前
- 1 若你心年轻
- 2 我正在忘了你
- 3 我讲给你一个笑话
- 4 目击你刚刚完成这一跳
- 5 旅途愉快
- 6 我所感受到的是你的悲伤吗
- 7 请坚信他曾经坚信的诗篇正在短波中消散
- 8 道别时想说些什么
- 9 无题
台词来源电影《独自等待》
这是我去年送给她的。
从她高中内会儿就留着你送她的每样废物!
小静!
我还以为你忘了呢。
怎么可能呢,我答应来送你的。
诶,内个。打算去多长时间?
不知道,看内边情况呗。
是吗,那,你自己小心点儿。
诶,他们怎么说
嗨,跟其他人说的一样呗,他们说我这书是狗屎,真的,他们真说了这俩字儿。
所以最近我也在深深地考虑我是不是这块儿料,改行吧。
甭管他们,我还是喜欢你写的东西。
这么多年,你是我唯一的fans。
别放弃啊陈文,你是有才华的,这一点你自己心里也知道,我希望很快在书店里能看到你的作品,我就觉得你现在写这些恐怖小说太浪费你自己了,我觉得你该写点真心的发自你内心的东西。
这么多年,你一直跟我在一块儿,我都习惯了,你这儿突然一走吧,我这儿心里边儿还真的觉得怪怪的,你说这么多年咱俩怎么从来就没好过呢?
你得好好保重啊,千万别让那帮广东佬给欺负了,要是有什么事儿随时给我打电话,哥们儿立马坐下一趟飞机去抽他们,啊?
小静,哎,你怎么啦。啊?
别哭别哭。
我会想你的。
我也会想你的。
我保证经常给你打电话,咱还一起瞎闹。
把你衣服当毛巾了。
没事儿,这就是你毛巾啊!
走了,火车是不会等人的。
火车开走了还是会开回来的
多保重!诶!千万别吃火车上的盒饭啊。
小静!等会!小静!再来一遍!
行啊你!
歌曲------黄义达《那女孩对我说》
心很空 天很大 云很重
我恨孤单 却赶不走
捧着她的名字 她的喜怒哀乐
往前走 多久了
一个人心中只有一个宝贝
久了之后她变成了眼泪
泪一滴在左手凝固成为寂寞
往回看 有什么
那女孩对我说
说我保护她的梦
说这个世界
对她这样的不多
她渐渐忘了我
但是她并不晓得
遍体麟伤的我
一天也没再爱过
那女孩对我说
说我是一个小偷
偷她的回忆
塞进我的脑海中
我不需要自由
只想背着她的梦
一步步向前走
她给的永远不重
一个人心中只有一个宝贝
久了之后她变成了眼泪
泪一滴在左手凝固成为寂寞
往回看 有什么
那女孩对我说
说我保护她的梦
说这个世界
对她这样的不多
她渐渐忘了我
但是她并不晓得
遍体麟伤的我
一天也没再爱过
那女孩对我说
说我是一个小偷
偷她的回忆
塞进我的脑海中
我不需要自由
只想背着她的梦
一步步向前走
她给的永远不重
那女孩对我说
保护她的梦
说这个世界
对她这样的不多
她渐渐忘了我
但是她并不晓得
遍体麟伤的我
一天也没再爱过
那女孩对我说
说我是一个小偷
偷她的回忆
塞进我的脑海中
我不需要自由
只想背着她的梦
一步步向前走
她给的永远不重
- 1 那女孩
- 2 2006.夏
- 3 福尔摩沙之音
- 4 无双
- 5 催眠
- 6 李米
- 7 午后的旅行
- 8 我爱我妈妈
- 9 我想和你在一起
- 10 Miss
- 11 无法剪辑的电影
翻来翻去的听,除了喜欢还只剩下喜欢了吧。
- 年度最佳使用APP
滴答清单
格志日志
青桔记账
提名奖:
daymore
在最后,我还要写一点我自己的感受,经常在歌曲的评论区看到类似“为什么听这样牛b歌,还没人爱我…”的评论。
我之前也经常会有类似的想法,放佛听了多么高雅的歌,看「武林外传」好像就比别人特别一点似的。现在我提醒自己的是不要把任何外部的东西 变成自己的标签或者值得炫耀的内容。
当然我们听更多类型的歌,看更多电影、书,接触更多的事物会让我们得到更多思考,但并不意味着比没看过、没做过这些事情的人就特别在哪里。我们做这些事情仅仅是因为我们想去做,而不是证明比别人特别才去做。
年度目标还没有写好,这一年写的文章变少了,新的一年希望博客能多发一些文章。下一篇文章见。
所有被热烈浸透的夜晚
如此遥远的旋转
所有眼前的远去的黑暗 汇聚现在
所有那漫长的疯狂的爱
经过后是如此短暂
所有坚强的脆弱的承担 期盼彼岸
中止我每丝呼吸
让心灵穿透最深的秘密
指引我抓紧生命的美丽
如果我现在死去
明天世界是否会在意
你梦里 何时还会有我影迹
在你眼中 在你梦里
在你心底 我曾是那唯一
用曾经最让我激动的晚霞
在天边画上你的影像
在无数的日月沧桑后 你会在谁身旁
用世间所有的鲜花和芬芳
装点你永远的身旁
让你曾为我激荡的心 记住我的笑容
中止我每丝呼吸
让心灵穿透最深的秘密
指引我抓紧生命的美丽
如果我现在死去
明天世界是否会在意
你梦里 何时还会有我影迹
在你眼中 在你梦里
在你心底 我曾是那唯一
- 1 如果我现在死去(Live)
此处评论已关闭